杨易跟公主殿下打打闹闹了好一会儿,旋即便接到了手下丫鬟的通报,说是狄仁杰前来拜访。
“狄仁杰?”
太平眉头微蹙,“这位尚书最近可谓是风头正劲,被母后提拔之后,一跃成为朝堂中枢。”
“负责此案后,惹得不少皇室宗亲对其颇有怨念,不过母后似乎颇为信任他………………”
“咦,本宫差点忘了,你俩之前似乎还有些交情?”
她隐约记得自家郎君之前还未出名时,那位尚书似乎与他颇有来往。
杨易正色道:“公主殿下差矣,何止是有些交情,乃是知己!”
太平翻了个白眼:“也没见你们平常多密切啊。’
杨易哑然失笑:“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往太过密切,整日待在一起的,那是狐朋狗友。今日尚书前来找我,想必应该也是因为清查隐户的事情。”
太平点点头,随即打了个哈欠:“你去见吧,本宫要休息了,昨晚被你折腾得不行。
杨易有些尴尬,嘿嘿一笑,在公主殿下的白眼之下离开屋子,跑到了偏厅。
等他到偏厅时,果然见到一位身着官服、面色和蔼、胖乎乎的老头坐在那里,悠哉悠哉地喝茶。
见到杨易,狄仁杰眼睛一亮,笑道:“杨老弟,你终于来了!”
杨易走到一旁坐下,笑眯眯的调侃:“我听到丫鬟的通报就立刻赶来了。狄兄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莫非是来找小弟喝酒的?”
狄仁杰捋了捋胡须,苦笑道:“若再年轻十几二十岁,我必然与杨老弟畅饮,可现在年纪大了......咱们男人过了一定的年龄以后,衰老得太快了。”
杨易嘿嘿一笑。
“狄兄说的是,老话说得好,男人过了二十五就是六十了。”
狄仁杰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杨易的意思,脸上露出男人都懂的笑容。
“杨家令所言,当真精辟。”
“所以咱们男人也得好好养精蓄锐才是。”
杨易嘴角一勾。
狄仁杰话中的意思他当然知晓。
要是换作前世,他或许会附和一句“我朋友也是这么想的”。
但如今他有转轮之术的传承,便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狄仁杰随即放下手中的茶杯,轻咳一声,目光灼灼地看着杨易:“我今日前来,乃是为了和杨老弟商量接下来清查隐户的事宜。我从天后娘娘那里得知,黄册与鱼鳞图册乃是杨老弟向天后娘娘提出的?”
杨易点点头,此事也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狄仁杰面露欣慰。
很早之前,他就对杨易颇为看重,没想到如今杨易的才思仍是远超他所想。
黄册与鱼鳞图册的构想,他私下里研究过多次。
相比于大唐现有的户籍政策,若能普及黄册与鱼鳞图册,完全可称得上是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革。
狄仁杰目光灼灼,眼中的炙热让杨易有些不自在。
要不是他知道这位名声颇佳的狄公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这会儿恐怕都要心生警惕了。
狄仁杰不知杨易脑海中的胡思乱想,只是认真道:“从霍王一案可见,我大唐不少百姓都被这些贵族荼毒,因此杨老弟的黄册与鱼鳞图册对我大唐而言至关重要。”
“不过,想要实施下去,恐怕困难重重。”
杨易微微颔首道:“狄兄所言极是。实际上,在我看来,黄册和鱼鳞图册想要推行下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便天后娘娘认可了纸面上的计划,实际实施时仍会遇到重重困难。不知狄兄有何高见?”
狄仁杰精神一振,他今日来找杨易探讨的正是此事,连忙说道:“世家大族的势力在大唐早已根深蒂固,清查隐户便是动他们的利益,比割肉还疼。”
“因此,依我之见,应从长安周边开始试点,结合黄册与鱼鳞图册,在我们眼皮底下推行,才有可行的可能。
“另外,地方上若不采用官员监督,必然行不通。虽然这无法避免地方官员相互勾结,但若是一点手段都不采取,他们只会更加猖獗。”
杨易由衷地点点头,狄仁杰果然老谋深算,考虑得比他更加全面。
狄仁杰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
“一味强制世家大族交出隐户,只会适得其反。”
“需让他们知道,交出隐户是大势所趋,不可逆的。”
“我们可以奖赏主动配合的豪门大族,严惩隐匿之人。”
“在奖惩双重机制下,这些世家大族必然会有所行动。”
“毕竟在这大唐,谁也不过天后娘娘。”
“此外,那些测绘土地、制作鱼鳞图册和黄册的吏员,也需要专门培养,否则许多人根本无法胜任此事。”
杨易连连点头。
鱼鳞图册和黄册,即便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也是费了不少力气才推行下去,如今大唐想要推行,只会比那时更加艰难。
我笑了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