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7章 一切,都急(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皇帝在朝堂上心平气和地看着萧罗喋喋不休。

皇帝自然是要说几句好话缓和一下气氛的……但这好话,其实不用皇帝亲口去说,皇帝之尊,也不可能亲口去说,他只需要表达一下态度即可。

具体说话的人,不用皇帝安排,自然有人去解释,比如韩琦,宰相就得干这活。

皇帝怎么表达态度呢?就是在韩琦说话的时候,一脸和善地不断点头即可。

萧罗也不可能在面见大宋皇帝的时候,真正去如何出言不逊,因为,宋的皇帝赵祯,按照辈分,那是辽国皇帝的叔父,这不是玩笑,正儿八经的叔父。

华夏文明里,这是很正式的事情。这也是为何仁宗赵祯去世的时候,辽皇耶律洪基会在皇宫里祭拜吊唁赵祯的原因所在。

萧罗的不逊,只能表达给韩琦等人,却是万万不能表达给大宋的皇帝。

狄咏惹的事,他却不来擦屁股,也不在场……

事后,韩琦不免也要与皇帝吐槽几句:“陛下,今日列班,枢密使可未到……倒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耽搁了朝会……”

皇帝开口了:“是朕让他今日朝会别来的……”

“陛下这般是为何……”韩琦问道。

“那厮,喊打喊杀的,辽使当面,岂能让他来误事?事情解释清楚了就行……待得他不喊打喊杀了,到时候差他去辽国一趟,如此,也算全了两国之脸面!”皇帝答道。

韩琦一听,心想,这事好,让狄咏出使辽国,真是不错的事情,一来可以让狄咏离开朝堂几个月,二来,狄咏去辽国,自是去吃瘪的,也算解气。

再多想一层,如果狄咏去辽国,不是去吃瘪的,那就是去惹事的,惹事就更好说了,少不得治罪……

韩琦立马说道:“陛下,如此甚好!还是陛下圣明,如今党项式微,宋辽盟好,当真是太平盛世,陛下文治武功,天下景仰!”

韩琦倒也不全是拍马屁,就如他的话语里说的,党项心腹大患一去,辽宋又是几十年友好邻邦,外患皆除,内政也通达,这小日子,别说有多美了!

当这个时候的宰相,那真是舒服!工作上全无压力。

只是赵祯闻言,微微皱眉,如果韩琦这番话早一些说还好,这个时候说,赵祯不免就想起了心中那根刺,韩琦是完美了,皇帝也要追求完美人生,就还差一步,把岁币给停了,这是最后一点屈辱。

再看韩琦,此时赵祯有一种说不清楚、不可名状的淡淡感觉,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这就好比……有一个人关心你关心的不那么深入,另外一个人则真是全心全意为你着想,这是一个对比。

这个对比,就是狄咏与韩琦。

韩琦就是关心皇帝不够那么深入,狄咏就是全心全意在关心皇帝。因为狄咏在想着如何为他这个皇帝解决最后一处污点,而韩琦已然在庆祝太平盛世文治武功了……

再看皇帝,表情上多少就有点不好看了,开口:“好了,韩相且去吧……”

韩琦倒也没注意,躬身而退,退得片刻,稍稍抬头,注意到了皇帝的表情之后,心下立马一个咯噔,着急不已,立刻在脑海中去回忆,刚才可说的都是好话啊,歌功颂德,到底是哪里惹得皇帝不快了!

本还有一件事,韩琦准备召集一些人一起做的,就在这一两日,但韩琦却又有些惴惴不安了。

什么事呢?

立储!

就是上奏皇帝,早立储君!

也是在皇帝伤口上撒盐的事,但这事吧,他还有一个大义在前,韩琦是占理的,这事不是做给皇帝看的,是做给群臣看的,更是做给某些人看的。

请皇帝立储,那是忠臣所为,那是为了家国社稷安稳,大义就在这里,在这个大义面前,皇帝也得靠边站。

这事也合该宰相来奏,这才是忠君为国的好宰相,防的就是万一皇帝……哪一天突然有个三长两短……

谁叫皇帝没儿子呢?最后的一哆嗦也不争气,家国社稷,肯定比皇帝个人还要重要。

韩琦这两天就准备干这件事了!已然箭在弦上,个人而言,这也是为了与未来的新皇帝搞好关系。

兴许这也是韩琦答应了某些人的事情。

还有一件更麻烦的事情,知道的人极少,那就是汝南郡王赵允让……重病多时了,兴许时日无多。

所以,一切,都急!

最近,狄咏也急!急的是河东边镇之糜烂,远超想象,根据刘几与梁彦昌频频而回的公文,当真是触目惊心,整个边镇找不到一个满编的营,一营五百来人,缺额与空饷严重非常。

甲仗库里,东西倒是不少,但一清点之后,就没有几件堪用的,兵刃甲胄,锈迹斑斑。弓弩更不用谈,许多八牛弩,木头都烂成了渣渣……

甚至还发现有军汉乃至军将,把甲仗库的军械拿出去卖的情况……卖废铁!美其名曰,反正锈着也是锈着,不如换点钱使使……

更别说操练情况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