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0章 书信多来(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白纸黑字的东西,签过了,宋辽,都认。

兴许,这也是文明。

若真要问,宋辽之间,谁真正背过白纸黑字的盟约?

非辽也。

宋才是背盟者。

宋在这种事情上,很悲剧……

宋在澶渊之盟一百多年之后背盟,金国崛起,宋人主动联金灭辽,与金国南北夹击辽国,辽灭了,来了个更凶的金,把北宋给灭了。

到得南宋,宋金也有合约,屈辱的和约,连续和了三次,第一次,宋为金臣。第二次,进步了不少,金为宋叔,叔父。第三次,倒退了一点,金为宋伯,伯父。

然后,蒙古人崛起了,宋又联蒙灭金,同样的剧本,南北夹击金国。

金灭了,又来个更牛逼的蒙古,南宋支撑许多年后,也没了。

唉……

说不了对错……

只能唏嘘……

萧特末带着和约,走了……大军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多了一片草原,多了七千匹马与五十万贯钱。

狄咏站在怀州城头上,远眺许久……

也舒了一口大气。

王韶站在身旁,问着:“恩相,接下来,该……”

“屯田,军屯,兴庆府黄河沿线,皆屯田。西北诸军,永兴与秦凤两路军民,但凡愿举家而来者,皆发田亩,你先好生计算一下,丈量所有土地,哪些用以屯垦,哪些用以发售,一个男丁多少田亩,一个女眷多少田亩,一个孩童多少田亩,皆成章程来报……”

狄咏早已想定这些,却是具体工作,都交给王韶来办。

还补充一语:“军中功勋所得田亩,另外再加以发放,你当府衙,田契制作,定要认真,不可懈怠,不使将来有一点纷争……”

王韶拿笔在记,口也在答:“恩相放心,定是事无巨细操持妥当!”

“河套党项诸部,当以重压,操练骑兵之时,便要时时南北巡视,一面练兵,一面威慑。另,诸部贵族头领之流,膝下男丁,皆要押到兴庆府内,建个书院,让他们进学读书!”狄咏这手段,都是信手拈来,见多了,不用学就会。

把党项诸部的那些贵胄子弟,都弄到兴庆府来上学,一面是以文化教化,也读圣贤,也好考试,一面是人质拿捏。

王韶快笔如飞,口中还问:“恩相,练兵之事可有交代?”

“五万为数,军中召集,种愕自是擅长,战利品中的铁器,以充军资为要,甲胄兵刃先制,余下方可发卖。马匹尽量多寻,十万为数,一人两马配之。一年之内,某要见五万精锐铁骑!若是缺钱,可写信来言,自有办法……”狄咏显然是要走了,要回京了。

“恩相,党项诸部,青壮还余有不少,怕是……怕是反复之事不得不防,还请恩相示下……”王韶说的是党项人造反的事,这事显然肯定会有,没有一丝侥幸的。

狄咏大手一挥:“但凡哪一部造反,你自处理,便宜行事。某只有一个要求,一部造反,举族皆屠,男丁,大到耄耋,小到幼稚,皆屠。女子皆卖!”

野蛮人……的血腥手段,杀鸡儆猴也罢,一劳永逸也罢,这种办法,历史证明,极为可行。

王韶微微皱眉,却依旧快笔去记。这种事,他多少还有点妇人之仁在心中,却并不表达。到得来日,习惯了,也就好了,也就与狄咏一样冷血无情了。

这种东西,也靠学。

其实狄咏自己,也不一定习惯了……他只是话语说得简单,他自己可从未亲临过这种事情的现场,甚至是有意避之。不如,所谓屠城之时,狄咏就从未真正进过那个城池,连走进去看一看都没有过。

夏州城,狄咏到得如今,都没有真正走进去过。

狄咏,显然是一个假野蛮人……

王韶记完这些,停笔,忽然说道:“恩相,学生也有一策,还请恩相定夺。”

“说来……”狄咏转头,认真看着王韶,显然是对王韶要说的话语很重视。

“学生以为,河套百万党项,男丁众多,一面重压,一面也当拉拢,可……可组建新军,招募党项青壮来刺……兴许此言,并不成熟,也怕掌控不妥,到头来成了祸患,还请恩相思虑……”

王韶显然在这件事上真拿不定注意,招党项人来当兵,自然就得要花钱,兴许还要花得比较大方一点,毕竟是拉拢人心。

又怕万一弄巧成拙了……反倒养了个大祸患……

狄咏却是点头:“此事,可行。人人黥面,只要黥面,便也能区分一二,致使他们不敢随意反复……”

说起来,给当兵的脸上刺字这种事,显然是宋的一个陋习。但偏偏此时来用,又有好处,让狄咏多多少少理解了这种陋习制度的部分原因。

宋之前,五代十国纷争,你当了我的兵,我给你脸上刺个属于我的字,就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你背叛我又去当别人的兵,或者你被别人俘虏了,别人也很难接受你脸上那个属于敌人的字。

此事,用在即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