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6章 陛下之意,莫不是已然决定应战了(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狄咏终于开口了:“臣以为,割地不可,赔钱不足,唯有一战,破釜沉舟,一战鼎定,万事大吉!”

当真是言简意赅,因为道理很简单,只要打赢了,什么事都好说。

但就是没人真正相信打得赢,所以大多数人都在想,输了怎么办?

连梁适都脱口而出:“开战?若是输了可怎么办?”

怎么办?狄咏再次豁出去了,直接答道:“输了,便也无法,那麟州就该他党项的!”

这个时候,狄咏不说什么一定能赢,我保证会赢。这种话此时听起来像是大话,好像吹牛逼一样。

狄咏就是要说点实在的,他妈的,输了还能怎么样?还不就是地让人家占了?

这其中也还有一个道理,一是你不战而降,直接把土地给了人家,二是你奋勇厮杀一番,土地被人家占了去。

两者区别甚大。

哪怕是输,于内于外,也说得过去,边镇军民不会怪罪朝廷与皇帝,只会有更多对党项人的仇恨。

天下百姓也不会怪罪朝廷与皇帝,只会怪那个打败仗的人。

这话,狄咏是说给皇帝听的,也是说给宰相们听的,什么事情,最终不过一个锅而已。

也让宰相等诸多大佬眼前一亮,更让皇帝眼前一亮。

却是梁适还假装呵斥:“狄子道,说什么胡话呢?麟州岂能为党项所占?若是麟州有失,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狄咏嘿嘿一笑,假装自己有点抱歉,不好意思说错话了。

这种话,其中的含义,只能在台面之下,不能真的拿到台面之上来说。

“退朝退朝!”皇帝好似听得这种丧气之语,有些不快,起身不耐烦摆手。

退朝了……

众人慢慢而出……

又来了宦官,留住了两个宰相。

狄咏倒是意外,意外皇帝这次怎么没有留他……

却是狄咏也知,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这次,十有八九真得打仗了……

真要打仗了,狄咏莫名又紧张了起来,因为党项可不是侬智高,党项战力极强,真想打败党项,困难重重……

弄不好,真有可能是个战死沙场……

狄咏慢慢走出皇城,也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没有丝毫事成之后的欣喜,唯有压力如山。

皇城书房之中,依旧还是那个道理,真正的大事,永远都是开小会决定的。

三个人的小会,皇帝,梁适,刘沆。

小会里,皇帝就很直白:“狄子道之言,二位有何见解?”

这话一问,梁适就会意到了,答道:“陛下,狄学士之言,倒是有几分道理……”

皇帝立马又问:“那梁相公之意,就是开这一战?”

这话梁适又不敢接了,他这一辈子没有真正参与过打仗的事情,特别是对西夏的战事,他怕自己这头一点,到头来也要背锅。

人,一旦高位,就会越来越患得患失……

特别是梁适知道文彦博回来了之后,越发患得患失起来……

就是梁适此时的一犹豫,皇帝心中的失望自然就起来了,皇帝又问:“刘相公可有开战之意?”

刘沆却比梁适洒脱许多,答道:“狄学士之言,其中深意,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胜了最好,败了,内外也有个交代,毕竟西夏使节死在宋土,终究也要有个交代。”

这话说出,还是内心里不相信能胜,想的依旧是认怂也要一个体面。

狄咏的话语也是如此暗示的,别说不打,不管怎么样,就算要认怂,那也得体面认怂,不能一点脸都不要了。

这,也许就是狄咏最后的高明,最后的杀手锏。

皇帝叹了一口气:“却又不知多少无辜将士要战死沙场……”

这话不是皇帝圣母心,而是真的悲哀,常言道,死得其所。这般去死,好像就是白白死了一般。

但是皇帝要面子吗?还是要的,皇帝的面子,太过重要。皇帝又言:“二位之见,何人领兵合适?”

锅已甩出去之后,梁适便也没有那么多顾忌了,显示出他该有的谋略水平:“陛下,本来狄枢相是最合适不过的,奈何……狄枢相主政枢密院,走不开。便是其子狄咏了,狄咏有勇有谋,能文能武,堪当重任!”

这几句话的谋略水平显示在哪呢?就在那句“狄枢相走不开”,是真的走不开吗?

显然不是,狄青在枢密院,那就是个吉祥物,多是象征意义,怎么可能走不开?

真正让狄青走不开的原因有二。一是狄青武夫,已经到汴京里关着了,就不能再放虎归山了,不怕一万也怕万一,一旦狄青回西北掌大权,麾下皆是旧部,又有朝廷名正言顺的命令在身,一旦造反,那真是不堪设想。

第二,是狄青如今,实在难封,万一狄青真的打胜仗了,如何封赏?难道真为宰相?武夫宰相?宰相之权,实在不能放在一个武夫手中,因为宰相在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