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章 陛下,臣狄咏有奏奏奏奏奏(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皇帝抱着皇后在夜半三更的皇城里,两人痛哭。

狄咏抱着叶一袖,在夜半三更的……

嗯……其实狄咏也挺惨的,因为他与叶一袖,也算是聚少离多……

太阳终究会照常升起,不会因为谁比较惨就会有真正永远的黑暗。

皇帝顶着大黑眼圈,依旧还要工作……

狄咏起床之后,回家了,狄青去枢密院转了一圈已经回来,刚刚下车,赶车的正是老王头。

父子二人在厅内坐着,互相沉默,气氛有些低沉。

许久之后,狄青才开口一语:“是你,对吗?”

不是质问,是一种无奈的口气。

狄咏依旧无辜:“父亲所言何事?”

狄青依旧无奈:“今日,为父问了王大,他想骗我,但他哪里能骗得到我?他与你一样,百般不认,却是他跟在我身边几十年,话语真假又岂能瞒得过去?”

狄咏哪怕知道狄青已经猜到了,依旧摇着头:“儿子当真不知父亲所言何事耶?”

“罢了吧……”狄青摆摆手,起身,又出门去了。

狄咏看着狄青的背影,多少有些心疼……

却也心硬如铁……

几日之后,党项国书来了,这回竟也没有什么使团与使节了,就把国书送来了。

国书措辞严厉非常,就表达一件事,兴师问罪,要宋割让麟州来弥补西夏的损失与脸面。

否则,大军压境,大战就开。

这话也不是说假,枢密院也接到军情急报,党项人在麟州附近正在集结大军,已经聚集了三万人左右,还在源源不断聚集而来。

事情,比预料的还要严重,但这对狄咏来说是好事。

如果又是使节来去,那就是扯来扯去,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

而今,党项人直白了,也是知道宋人好欺负,不跟你多说了,就问你给不给,不给就揍你!

朝堂上一片死寂,看来是真要挨揍了。

认怂不是不可,如今这怂,实在没人敢认,如果只是给两三个堡寨,给一些川口,那都是小地方,也没人住的地方,粉饰一下太平,也无所谓。

而今,一个麟州,真正的州府,百姓无数,如果真就这么给了,不仅是史书中会遗臭万年,对天下人也无法交代,对当地百姓也无法交代。

更重要的是,这会严重打击边镇军民的士气,遗祸无穷,来日如果真又有战端,何人还会抛头颅洒热血去保卫连朝廷都会随时不要的土地?

也是这些原因,所以宋,哪怕再被逼无奈,哪怕庆历二年,一边党项大战,一边辽人陈兵勒索要地,宋无论如何也不愿割让土地,最终还是花大钱了事。

给钱可以,给地是真不行。

死寂一般的朝堂,最难受的不是这些官员,而是台上的皇帝,文武百官,竟是没有一人有能力解决此般局面。

这就像一个老板,养了一大堆职业经理人,真遇到什么事情了,这些花重金养的人,一个个都束手无策。

还得皇帝开口来问:“梁相公有何看法?”

梁适,终于轮到他倒霉了,之前还有一个陈执中顶着,而今终于没人顶着了,轮也轮到他了。

“陛下,臣以为,地,万万不可割让。”梁适答着。

“那依照梁相公之意,便是开战?”皇帝又问。

梁适想了想,一脸为难:“陛下,这战事,也不能随意开启……”

皇帝一阵无语,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说个行的来?

“刘相公之意如何?”皇帝又问。

新晋宰相刘沆,闻言连忙答道:“臣之意,与梁相公不谋而合!”

皇帝微微摇头,满脸失望之色,眼神扫视当场,终于问到了狄青:“狄枢相之意呢?”

狄青纠结不已,却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这事如果没有狄咏,狄青必然第一个请战。

奈何,这事,狄青心虚了,因为他知道,西夏使节之死,十有八九与狄咏有关系。

这种心虚,不是狄青畏战,而是狄青总觉得自己亏欠了朝廷与皇帝什么东西。

兴许是亏欠了忠心,亏欠了忠义,亏欠了良心。

“臣,以为,能不战就不战,非要战,当也不怕战,若是非要战,老臣愿往!”狄青心虚答着。

皇帝点着头:“诸位……可有不战之法?”

皇帝的视线不断来回……

却终究没有一人与皇帝对视。

这种情况下,谁人敢说有不战之法?党项连使节都不来了,意思就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如果还要商量,那就得派使节出使西夏,出使不外乎就是去求和……

此时若开口,谁开口,怕就是谁出使了……

求和本就是屈辱之事,更何况还求不来和平,差事十有八九又要办砸,回来免不得又要倒霉。

能给出的求和条件,无外乎给钱,给多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