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4章 朕,到底何罪之有?(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何人?”皇帝又问,却是忽然一惊:“辽人?”

恭喜你,皇帝陛下,您都学会抢答了。我也是这个意思……

宋夏打起来了,辽人自然就获利了。狄咏还帮皇帝再分析一下:“陛下想想,庆历二年正月,宋夏大战,辽人立马陈兵边境,要钱要地,还是富相公出使辽国,增了岁币,才了结此事……”

这还用皇帝想?这就是皇帝赵祯的奇耻大辱!史称“庆历增币”。

“你的意思是……辽人又想挑拨宋与党项开战?”皇帝问着,其实是问自己,狄咏这逻辑,实在是太有说服力了。

大宋朝,哪里会有人干这事?

宋人,不可能干这事,天朝上国,都是文人士大夫,不可能!

皇帝想得又想,连连说道:“不好不好……”

当真不好,此事,党项人必然拿来大做文章,怕是使节都在路上了,要割地赔款。

那辽人哪怕不是幕后黑手,十有八九也会借机勒索,只要宋夏交恶,辽人肯定要插一脚,难道又要增币?

“陛下勿急,定有解决之法!”狄咏还安慰皇帝。

皇帝此时有些心乱,不受安慰,口中大骂:“西京之地,中原之腹地也,竟容得契丹人行这般阴谋之事,那邙山,不过低矮之丘,竟是藏污纳垢如此之甚!”

狄咏立马接道:“西京洛阳,尸位素餐者众矣!如此大事,参与者百之众也,却抓不得一个有用之贼,竟让这幕后黑手如此轻松来去……”

咱这也是顺着皇帝陛下说而已。

“来啊,传旨草文,西京留守王举正,迁鄂州团练!”

皇帝又恼又怒又乱,狄咏光明正大拱火,大锅小锅,反正皇帝一怒,总要有人倒霉。

哪个倒霉就算哪个倒霉!

这话有点绕,但就是这个理!

王举正,有仇?去湖北吧你,好好团练,最好跟苏轼一样,反正团练也没事,弄一片地种一种,没让你去广东海南都算你走运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狄咏还劝呢。

“哼……”皇帝还怒,人若憋屈,会怒,烦恼也会怒,反正就是个怒。

“臣有良策可解此局!”狄咏得来点干货让皇帝心态平静一点。

皇帝一听,果然眉宇一挑,急忙来问:“说来。”

“党项不外乎要钱要地,契丹也不外乎要钱要地。但是两者又有不同,党项要钱要地,会起兵来犯,契丹要钱要地,却不会真的兴师动众,只想宋夏开战之后,再来威胁。所以……”狄咏说到这,看了看皇帝。

皇帝又抢答了:“所以,不与西夏开战,辽人就占不到好处!”

这个答案,出乎狄咏预料!

狄咏可不是这么想的啊!

狄咏所想,是速战速决,与西夏打一仗!不像庆历二年那一战拖拖拉拉,打完了,辽人就没有机会可钻了。

这他妈的……

狄咏愣了愣,忽悠皇帝这么多回了,终于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皇帝还问呢:“那如何才能不与西夏开战?此事如何交代?毕竟西夏使节死在了宋地,难道予取予求?要钱给钱,要地给地?”

说这话,皇帝痛苦万分……

还好,终于把话说回来了,狄咏连忙摇头:“陛下,不若就与党项开一战,至少做好与党项开战之准备,党项一旦来犯,我军守势,守住城池,只待党项退军即可,便是大胜。而今党项,新败于辽,必无能力大举进犯!只不过是想蚕食土地罢了。只要西北战事不急,辽人便没有可乘之机!”

没其他意思,就是咱也不主动进攻,就是打个防守战,我大宋步卒,守城向来擅长,党项也没有能力大举入侵。

咱们打吧……

打了,两边都解决了,不打,损失惨重。

皇帝沉思起来,许久,依旧摆摆手:“不可轻言战端……”

这真是输怕了,输怂了,赵祯与党项打了大半辈子的仗,也曾意气风发,老了老了,怂兮兮的,无解……

唯一之解,就是狄咏真的再打一个大胜仗出来。

得,也行。

反正,就两条路选,这回西夏来,可不是要个什么堡寨川口,这回来,肯定狮子大开口,就看看,这朝廷上下,谁敢说给,谁敢背这骂名。

狄咏不急着说了,便是徐徐图之,先给皇帝暗示一下,之后为难之时,再来明示一下,下个军令状,打个包票。

皇帝又问:“这事,总要有个说法回复,子道所想,该当如何?”

“陛下,表面上,就言贼寇所为,咬死这一点。私下里,可说辽人所为,意在渔翁得利。”狄咏早就想好了这些。

“如此也好,说是辽人所为,想来党项人会信几分。”赵祯点着头,却是自己也不自信,就算党项人信了又怎么样?还能不要钱不要地了?还能白死个人?

找辽人报仇,此时党项暂时还没这胆子。找借口欺负宋人,那胆子很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