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6章 一系列跨时代的先进技术(1/2)

作者:月不语
博陵崔州平(崔钧)、颖川徐元直(徐庶)、颖川石广元(石韬)、汝南孟公威(孟建),这四个人,个个才华横溢,并与诸葛亮往来密切。

后人就称他们为“诸葛四友”。

历史上,孟建、徐庶、石韬,先后加入曹魏。

崔钧则因年纪最大,并未选择出仕。

想不到,到了这个时空,石韬主动上门。

一不小心,自己已经搜集了诸葛四友之二。

要不要把另两人也骗过来,达成一个成就?

赵云觉得,可以把事情吩咐给安全司。

成不成,总要试一试才知道。

另外,由于尉迟霜提到了黄承彦,他不自觉又想到了黄月英。

有野史说,黄月英相当丑,但是极其聪明,尤其精通机关之术。

这就让赵云对黄月英十分期待。

要是黄月英真的来了,那就是妥妥的下一任科学院院长!

科学院现在的院长是尉迟霜,加上黄月英的话,是连续两届女院长了。

这会不会搞成一种惯例,以后夏国的科学院都只有女院长?

如果是这样,女权必定大涨。

不会出现专业打拳的吧?

一路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来到了离水河的西岸。

离水河,也就是枹罕城南的那条河。

它是黄河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

因此,赵云有时候默认它就是黄河。

但是,在夏国最新编出的地理课本之中,它被给予了正式的名字:

离水河。

科学院的一些项目,就被安置在离水河的两岸。

比如:

船舶研究所。

赵云此次过来,看到了造船史上的重大成果:

螺旋桨!

以及船踏动力机构!

这套东西,已经触摸到了现代船舶技术,领先同时代的技术上千年。

这是赵云在看到那条实验大船的时候,顺口提出来的。

船舶研究院十分给力,只用了两月不到,就解决了种种问题,把实物给做了出来。

赵云进入一条实验船的动力室,看到了一根安装了三套脚踏板的圆木。

圆木末端,也被安装了斜向齿轮。

一根动力传导轴承,向着船体后下方斜着延伸出去。

“斜着的轴不好,如果这边转得快,会把船尾向上抬起。”

赵云指出问题。

研究员们纷纷点头。

一名研究员说道:

“大王说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了。

下一次,就会把传动轴安置到船底去。

不过,那会增加更复杂的结构,更容易损坏。”

赵云摇摇头,语重心长道:

“不要想着增加复杂结构!

原则上,对于所有大型机械,你们都要追求使用最简单的结构,做出最牢固的东西。

想想吧!

如果这种船去到茫茫无际的大海上,传动结构却坏了,会出现什么事?

财产的损失是必定的。

更为严重的是:所有船员都会被饿死!

每一个船员,后面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一条大船,会有多少船员?

如果你们搞出了容易坏掉的东西,相当于就是在大批量的杀人!”

在场的研究员们,全都被赵云的描述吓到了,一个个神色凛然。

半晌后,尉迟霜一脸严肃地说道:“你们所有人,都要记住大王刚才的话。不但要记下来,还要一代代传给弟子们!”

“诺!”

研究员们齐齐答应。

从动力室出来,赵云来到船尾的甲板边缘,趴在木栏杆上向下张望。

他看到,那个斜着伸入水中的螺旋桨,只有大半进入了水中。

“为什么不让它全部入水?”

“全部入水的话,滑轮部分就会浸在水里,很容易就被锈蚀了。”

“使用不易锈蚀的东西呢?比如青铜。”

“嗯,我们有考虑,但是经费已经用完了。向上面申请过,被统计司卡住了。”

“行吧,钱的问题,我来想法解决。”

离开船舶研究所,赵云方才反应过来。

这伙人找他过来,其实就是要经费的。

他一时没注意,顺口就答应了!

回头遇到蔡琰,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说。

毕竟,现在处处用钱。

蔡琰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但是,为了夏国的财政预算,她被搞得十分烦恼。

有时侯,她会在餐桌上抱怨几句。

说是人人都找她要钱,想让她下令多印些钱。

想到钱,赵云就去了纸钞研究所。

这个机构是在西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