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5章 三轮车面世(1/2)

作者:月不语
赵云带着一队侍卫,在科学院东院门前下马。

早已侯在这里的十几个人,一起躬身作揖。

“参见大王!”

“诸位爱卿平身!”

“谢大王!”

“你们这么着急地叫我过来,是有什么好东西吗?”

“大王请跟我来,您看看就知道了。”

在一群科学院官员的引领之下,赵云来到了一个院子里。

这个院子中央,向下挖了一个足有十六七米深的深坑。

深坑边缘用水泥抹过,坑底有水。

坑里有个镶嵌在角落里的木梯子,显然是用来上下的。

木梯子一侧,树着一根长长的铁管子。

铁管子上面,有着许多的方形小孔。

小孔上,探出一个个方形的小木条。

“这个坑,原本是我们用来检测水压的。

那根管子,是我们按照大王给的图纸,做出来的裂石管。

至于用来增加水压的东西,我们正在制做。

请大王来这边……”

一名研究员走在一侧,为赵云解释着各种设备。

看完设备,赵云被领进一个小会议室。

“大王,我们遇到了问题。

主要是裂石管的密封问题。

小木条遇水膨胀,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但是,实际运用之中,我们肯定要用钢条代替小木条。

钢条与小孔之间,一定会出现缝隙……”

研究员们相继站起来,把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列举出来。

然后,满眼期待地望着赵云。

赵云不由得回忆起来。

裂石管,事实上就是后世的裂石机简易版。

夏国各处都在大搞建设,开山凿石的压力很大。

目前,工人们采取的是冷热煅烧以及铁钎凿石,效率相当低。

而且,一旦遇上悬崖,煅烧法就不起作用了,只能一点一点用铁钎去凿。

不但危险,而且效率也是极低。

此外,枹罕旁边就是黄河上游支流,但行船时相当危险。

因为,水中有不少明礁暗礁。

这些河心石,也是传统办法搞不定的。

原本,火药是最好的裂石工具。

但是,赵云不想放出火药这头猛兽。

思来想去,他就想到了后世的裂石机。

根据大致原理,他设计了水压裂石机,并给出了图纸。

显然,因为那份图纸,研究员们在遇到困难之时,首先就想到了向赵云求助。

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赵云是个知识无比渊博的人。

我还以为,你们有成果让我看呢。

结果,你们扔给我一大堆问题?

赵云心里不断吐槽,却不得不帮着想办法。

比如那个堵孔的问题。

赵云凭直觉给了一种办法。

铁管壁上那种容纳铁条的小孔,做成里面大外面小。

铁条处于管内的那一端,缠绕一种很细的麻线,末端再加一个铁帽。

当铁条因水压而被挤出铁管,这些麻线就会被铁帽向着小孔里挤压。

铁条越往外突出,麻线就被挤压得越厉害。

铁条与小孔之间的缝隙,会被麻线完全堵死。

这方案听起来不错。

但却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种铁条,只能从管内向管外安装。

铁管不过大腿粗细,要怎么才能安装得进去呢?

赵云板着脸道:

“我不过是给你们提供一个参考,并不是说这就是最终的方案。

真要解决问题,还得你们自己。

要不,我们这个科学院就不必设置了。

大家说,道理是不是这样?”

研究员们尽都默然。

赵云摆了摆手,离开了这里,前往下一处地方。

下一处地方,也是一个院子。

院中,一个年轻人正在骑三轮车。

三轮车的样式,是赵云早就在图纸上画过的。

因此,这一辆三轮车,与后世的三轮车的大致外观十分相似!

“石韬,你赶紧下来,把三轮车推过来!”

尉迟霜招呼着那个骑三轮车的少年。

那少年应了一声,直接把车子骑了过来。

正在旁边蹲着沉思的一个青年男子,也起身跑了过来。

“见过大王!”

青年男子躬身行礼。

“他叫西门昭,是两轮车,哦不,自行车,与这个三轮车项目的负责人。”

尉迟霜向赵云介绍着青年男子。

赵云微笑着示意对方平身,随即就打量起那辆三轮车来。

这车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