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星影传说 > 第二百一十章 各有难处(1/2)

第二百一十章 各有难处(1/2)

上一章星影传说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69中文网在线收听!
熊志契始终是犹豫了一下,说道:“莫非凡是咱们汉人自己当皇帝,全天下的百姓便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我曾听过一首民谣是这么唱的: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陈近南无奈地点头道:“这是安徽民谣《凤阳花鼓》里的歌词!”

熊志契见他点头以示自己没说偏了去,胆气蓦然大了几分,接着道:“回头总括明朝历代为君者,有哪几个是可以称得上治国有方、实心体恤民间疾苦的?尤其是到了后期,情况更是不堪:神宗皇帝在位时,一度偏废朝纲,自图敛聚珍玩,导致民变蜂起,朝内则是党争不息;僖宗皇帝则喜好自己重用宦官,无情地迫害东林党人,民生日蹙,促使普罗大众纷纷揭竿起义,明朝的统治濒临溃灭的地步;思宗皇帝则是刚愎自用,性喜猜疑,用匪得人,举措屡屡失当,尚不思自过而反嫁咎于他人,这是怎么说法?由此种种,弄得朝政腐化,官吏贪污成风,军备松弛,最终受苦的还不是广大的平民百姓。”

对于明朝的史事,起初他是所知甚少甚少,及至跟着康熙听了饱学之士进讲经义史集之后,便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可以同日而语。适才对神宗、僖宗、思宗等三位明朝皇帝的功过否臧,亦是听讲之时听来的。

陈近南吞噬万物的眼睛直直瞧进他眼眸里,慨然长叹道:“你所讲的都对。事自先于内腐,外力才能毁却,纵观明代诸位帝王大部分的施政举措,每每欠佳失妥,才会弄致民生日益凋敝,民贫则为盗,盗聚则生乱,才会给了外族可乘之机,失了大好河山!”

熊志契却感染不到这位忧国忧民大英雄有颓丧心情,因为在他潜意识时,严格说起来倒没有切实体会过国恨家仇的悲哀情结,有的只是完成师命、尽了与康熙的情谊以及为现在亿兆谋福的情怀而已,续道:“当今的康熙皇帝也有一半是咱们汉人的血统,他曾极其诚恳地对晚辈作出保证,一定会善待举国臣民,无分任何族群,晚辈忠诚相信他是讲得出做得到的!总舵主,你也长年在江湖上走动,根据您的慧眼观察,自从除了权奸鳌拜之后,百姓们是不是大都能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光景?”

近数年来,康熙皇帝勤政爱民,国事日益有所改善发展,也让陈近南这个坚决反清复明的志士切切忧心。担忧的是照此长久以往下去,人们必会对前明日渐淡忘,真正分不清满虏取代朱明统治有何不对头的地方,对规复朱明王朝愈是变成遥不可及的事儿。但他乃是志诚的君子,闻及熊志契的询问,不得不颔了颔首,内心深处隐含着太多太多的无奈。

熊志契越说则是胆量越壮、话儿越说越通顺,道:“康熙皇帝乃是真心渴望海宇一统,国强民富的君主。两年多前,晚辈奉诣前往台湾招抚郑王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沿海百姓可是非常悬盼两岸能够早日消除战乱,能够过上太平无虑的好日子,可惜啊,郑王爷他固执地拒绝了,硬是要坚持比照朝鲜例的可能性,表示是在坚持先国姓爷的一贯原则立场。”略停,一咽吐沫润润喉咙,提足勇气直视陈近南的眼睛道:“到底实情是不是这样,想必总舵主你自有深刻的定见。”

陈近南当然明白,郑成功和郑经这对父子对“朝鲜例”的理解并不一致。郑成功在顺治九年至十一年间曾与清廷秘密举行过谈判,表示过愿意承认台湾属于中国领土,自己为“清人”,并奉清朝为神州正朔,文官听部院选拔为前提,甚至连头发也不是绝对不可剃,只待奉旨命下,然后安心剃发,为清朝的臣属;由于各种原因的相扰,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反观郑经所谓的“朝鲜事例”,在性质上则全然不同,乃是试图欲将台湾宝岛变成外国的分裂祖国企图。对此,陈近南是极不认同的,但以他对郑氏的忠诚度,又焉有可能劈面苦谏这位二世延平郡王呢?这也是他常常引以为愁的深层次原因。

熊志契道:“总舵主,请恕晚辈讲句有失轻重的话。在闩门山谷中你们遭受伏击,以及此次有几个小毛贼半途拦阻,十有八九就是郑二公子派人意图加害你的。”

陈近南作声尾巴拖得长长的喟叹,缓缓点头,实际上他老早便已心里有数,郑克爽倚靠其祖母的疼爱和冯锡范居中怂恿,早就萌生了意图谋篡兄长继承王位的野心,首要前提就须拔掉自己这一最大的障碍。

熊志契虽然不大精通相人观貌之术,但也能感应出来陈近南内心的复杂程度,悲天悯人般道:“郑二公子是主,总舵主您是臣属,即使他对您再怎样阴险算计,你又能奈他何呢?所谓明枪易挡、暗箭难防,总舵主,晚辈好生代您焦虑啊!”

陈近南能理会熊志契说的是真心话,可他毕竟经历过狂风急浪,沮丧情绪稍纵即逝,壮声道:“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所念的是明代著名爱国忠臣于谦所遗世的名句,恰如其分地彰示自己对郑氏的赤忠,以及死不易志的情操。

熊志契喃喃反复念了念,,甩开这些烦人的思绪,硬着头皮道:“总舵主,您实负经天纬地的奇才,更怀有一颗为国为民的高尚之心,为何不……不出来弼助康熙皇帝一展夙志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星影传说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