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回了家,沈如芸都没回过神来。
俩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邻居亲戚听说他家毛脚女婿过来了,都过来等着看热闹。
本以为瞅着便宜才娶的沈如芸的家庭肯定也穷,没想到居然提了米还买了盐。
他们这山上,吃的其实还好,实在饿了壮着胆子去打个野味也能顶两天,但盐是真的稀罕物。
有人酸溜溜的瞅了瞅,茶都不喝扭头走了。
沈如芸跟着去厨房做饭,隔壁的舅公请了陆怀安过去喝茶。
为了表达对陆怀安的看重,他还把家里囤的板栗也拿出来待客。
虽然是直接烤了一下就拿过来了,但真是香气四溢。
热乎乎的板栗捧在手里,唇齿间满是鲜甜的清香。
陆怀安吃了几个,以下有了成算:“舅公,这板栗我觉得挺好吃的,您还有多少?我想买一些带回家去。”
“哎,你喜欢拿回去就成,说什么买不买呢!”
舅公再三推辞,还是没能拗得过陆怀安,最终以一毛钱的价格成交。
没想到这玩意还能卖钱,舅公很高兴,把囤的所有板栗都塞进米袋里给了陆怀安,鼓鼓囊囊一大袋。
聊得兴起,舅公特意邀请他们晚上过来吃饭。
对于这位舅公,陆怀安其实并不熟,沈家搬到山脚后,往来就少了。
但舅公大概是收了钱,心里着实过意不去,诚恳力邀。
毕竟在他们山头,这板栗只不过是费些力气,有人打着吃,但真没人出钱买着吃。
盛情难却,陆怀安到底还是答应下来。
结果傍晚过去,发现竟然还有两个陌生人。
看着都不大,一男一女,男的还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
见他怔住,舅公连忙笑着介绍:“哎呀,刚好孩子老师过来家访,我就留饭了……”
老师?
姓李?没印象。
不过都是读书人,陆怀安想起了大学生,面上便带了丝笑意,伸出手来:“原来是李老师,你好。”
“你好你好。”李老师很意外,连忙伸出手和他握了握手。
舅公笑眯眯的看着他们:“说起来,如芸也认识的吧?”
沈如芸?
见他不解,李老师扶了扶眼镜,腼腆地笑:“沈同学读书的时候,我是她启蒙老师。”
那个女老师看了看他身后:“咦?沈同学呢?”
岳父连忙过去喊人。
“来来来,先坐,先坐,这离的近就是好,喊一声就来了。”
一群人落座开始聊天。
年轻的老师们哪是陆怀安的对手,不过寥寥几句,就被掏了个底朝天。
沈如芸确实是读过书的,不过就是扫盲班,读了三年级,后面每学期需要,大意无非是想劝沈如芸回去读书。
那时候他年纪轻,不懂事,加上家里穷得很,哪有闲钱供沈如芸读书呢?
被人那样说,又不愿承认自己没钱,索性反咬一口,说他是不是看上沈如芸了,这么巴巴的上赶着。
当时这李佩霖又气又恼,扭脸就走了,沈如芸更是彻底绝了读书的心,怀孕生子再没提过这茬。
可此时看着李佩霖,陆怀安忽然有些感慨。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国家未来才会变得那么好。
他放下酒杯,慎重地点头:“李老师说的没错,成绩这么好,不读了的确是可惜了。”
不等李老师高兴,沈父已经重重地搁下酒杯:“我吃完了,走吧,我们回去!”
气氛很僵硬。
陆怀安自然不能下了岳丈的面子,一家子只能起身告辞。
等回了家,沈父就安排陆怀安去洗脸洗脚睡觉。
喝了酒,陆怀安也是困的,睡了一觉,发现沈如芸还没回来。
他起床去上厕所,心里有点慌。
天一黑,山里真的挺慎人。
风声呜啸,不知名的虫叫,茅房还建在外头,最关键的是,茅房里头没有灯。
这年头,灯是奢侈的,屋子里有一盏已经很不错了,好歹是通了电,但厕所就算了,拿个火把往墙上一插,省钱省事。
陆怀安直接往厨房走,先去拿个火把先。
结果刚走近,就听到沈如芸在说话。
“我知道……”
“他说会对我好,我,我不会读书了……”
“过得挺好的……他爸妈也挺好的……”
后面的话,陆怀安没有再听下去。
他摸黑上了个厕所,连害怕都忘了。
躺回床上,他第一次回想。
孩子上学的时候,学习上的事他从来不插手,各科作业都是沈如芸辅导的,有时她不知道,还会偷偷查字典,他还笑话过她。
现在想想,三年级就辍学的她,是怎么做得出初中的题的?
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