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奇货可居()
第一百四十章 奇货可居()>
“您先别别的,不瞒您,东西自然是还有,但既然您是要跟我们做生意,那这些狼牙您开个价,然后我们再下面的生意。 ”唐玉郎隧道的京电影一句话下来,语气里布满了生意人的狡猾,此番长白山之行,袁帆对唐玉郎多少有些鄙视,这个家伙虽没什么坏心眼儿,但为人好吃懒做,又爱耍聪慧,作为一个队友,实在不是什么太好的选择。不过如今回回现代社会的生意场之中,唐玉郎这样的人,倒是有了用武之地。>
陈涛手里还拿着一根狼牙,他用手指搓了搓狼牙,似乎想把那些狼牙上雕刻的花纹看得更明确一些。罢了,陈涛又盘点了一下狼牙的数目,略作沉吟,陈涛随即给出价格:“二十八根,时四万。”>
唐玉狼摇了摇头:“二十万。”>
“十六万吧,生意不大,但我不能亏本。”>
“成交。”唐玉郎随即拍板。>
袁帆回想了一下,前前后后,双方也就了七八句话,这单生意也就成了。如此来,这陈涛,倒是个干脆人。>
陈涛也没收拾那堆狼牙,只任由狼牙堆在自己眼前,听唐玉郎了成交,他只点了点头:“现在我们可以谈接下来的东西了吧?”>
金贝勒和三个人眼力交换了一下,最后,唐玉郎冲金贝勒扬了扬下巴,示意金贝勒把东西拿出来。>
金贝勒于是掏了掏包,摸出了那块玉牌,袁帆认出来这块是两块之中较的那块。由于比之另外一块,比这块的色彩明显要更黄一些。>
袁帆再看陈涛时,只觉陈涛看那玉牌的眼神亮了起来。>
陈涛站起身,走到金贝勒眼前,接过了玉牌,放在掌心,对着灯重复视察了起来。>
“老东西,老东西,这尽对是个老东西。”>
“你看这雕工,不一般吧?这关公,就算放在现在,这么大一块玉,雕这么大一个东西,也不轻易。”唐玉郎在一旁解。>
陈涛没作声,只重复看了看,缓缓摇了摇头:“玉的确是块好玉,雕工也很精致,不过,这应当不是关公。”>
唐玉郎怀疑地看了陈涛一眼:“大胡子,大刀,这不是关公么?”>
陈涛缓缓摇了摇头:“看着是像关公,但你看这玉的色彩,质地,最少也有五六百年了,五六百年前……这么吧,关公被逐渐封成神,都是《三国演义》这本之后的事情了。但是五六百年前,还没出来。再看这人物,他手里的这兵器,应当也不是青龙偃月刀——你看这儿,明显有个尖,刃上有那么一点点地弧度,也不太明显,有可能是雕的时候出了岔子才形成的。再看胡子,也不是美髯公的胡子,只是普通的络腮胡子,而且往外张,假如雕关公,关公的几个特点,青龙偃月刀、美髯、还有长袍,这三个是必须的元素,一般也都是从这三个元素认定这个人是关公。但是这个人物,三个元素都没占。所以,这应当不是关公。”>
唐玉郎被陈涛得频频点头:“那你感到是谁呢?”>
听陈涛了这么一大通,袁帆顿时也声出些许感叹:果然是玩古董的,对历史就是有研究,更要害的是,一眼就能看出玉的年代——这个能力袁帆可是没有。当初他们拿到这个玉牌的时候,由于之前接触到的遗骸是吴颠的,所以袁帆一度误认为那些个尸体都是明末清初的人,再加上关公这个形象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根深蒂固。所以一看雕着个拿长杆似刀兵器的人,自然而然的误认为关公,再之后一直到回北京,四个人频频遇险,袁帆也不曾想过这个玉牌的细节,只道是关公玉牌。而今经陈涛把来龙往脉这么一顺,袁帆登时就猜出了一个答案,于是便脱口而出道:“是尉迟敬德,对么?”>
陈涛看了袁帆一眼,微微一笑:“袁同学果然是学历史的,一就通。没错,我猜,这个人也是尉迟敬德。”>
一直也没话的罗汉听了这个名字,这才开口:“这哥们儿不是门神么?”>
袁帆点了点头:“对,就是门神,另一个是秦琼。”>
“这个东西……就一个?假如是尉迟敬德的话,应当是一对儿才对。”陈涛。>
袁帆想起另一个玉牌上雕的是花鸟,便摇了摇头:“就一个。”话刚出口,想起了陈涛的玉的年代,于是想到了另一个可能,就顺口了出来:“陈总你不是这个玉有五六百年了么。要是那样的话,有可能是元代以前,元代以前,尉迟敬德和秦琼作门神的化,还没成型,所以,我分析这玉牌可能只是普通武人佩戴的腰牌,应当只有一个,不过就算有另外一个,我们当时也真的没找到。”>
陈涛点了点头:“不过话回来,袁同学,你们这一趟,收获可不啊!”>
听了这话,袁帆心里一动……难不成,这玉牌,也能卖个大价格?>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