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卫青:屌丝逆袭的传奇 > 4、新君刘彻(1/3)

4、新君刘彻(1/3)

有声小说,69中文网在线收听!
少年丧父,巨大的悲痛让阳信公主有些木然,等到想起卫青他们已是三日之后,而卫青他们正在公孙贺的府中。-- *小说&

国丧明君,让整个京城沉浸在悲痛之中,各级官员齐聚未央宫,京城禁卫前所未有的紧张,公孙贺也多在城中巡逻,很少能回来和卫青等人叙话。

太皇太后窦氏主持了太子刘彻的登基仪式。晚年丧子的老人,强忍着悲痛,盛装站在众臣面前,虽然双目失明,却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众臣子大都身着正装,外面罩以丧服,面带悲戚之‘色’。大行皇帝仁慈宽厚,能纳言容人,终其一朝,除周亚夫因桀骜不驯而死于非命之外,文臣中就只有晁错因七国之‘乱’而殉国。

就是这仅有的两个人,也是因为形势危急,迫不得已为之。尤其是晁错,身为帝师,和皇帝情同父子,眼见‘乱’臣贼子咄咄‘逼’人,不得已慷慨殉国,皇帝为此事自责多年,甚为悲痛。除此之外,朝中臣子大部分得以善终。

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君臣之间,善始善终,很是难得,现在,这么仁厚的皇帝驾崩,臣子们自然是发自肺腑的伤心悲痛。痛哭、‘抽’泣之声充斥着大殿。

太皇太后上前道:“诸位公卿大臣,请节哀!静听哀家一言。”众人随即逐渐安静下来,见老太太一脸平静,大家也安心了许多。

太皇太后继续道:“大行皇帝晏驾,举国悲痛,诸位的心情,哀家理解,哀家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尝不是痛彻心肺呢?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今天,太子的登基大典是势在必行,所以请大家暂时收起悲伤,参拜新君。”

“大行皇帝”是对尚未确立谥号、庙号的已逝皇帝的称谓。“大行”就是永远离去的意思。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一旦确立,就改以谥号或庙号作为正式称号,不能再称“大行皇帝”。

谥号,为中国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此外,东亚,如日本、韩国、朝鲜、琉球、越南等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或本身就为中华属国,所以在共和之前亦一直使用谥号制度。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谥号或庙号是对一位已逝去的皇帝的盖棺定论,是皇帝死后的最终评价。再看看我们现在影视剧,臣下对皇帝称呼谥号、庙号者不少见啊。

太皇太后身后同样盛装的是年轻的储君刘彻,殿内气氛凝重,但少年王者神‘色’自如,毫无畏惧之态,俨然天生一种王者威仪。

原来的太后此时已经是太皇太后了,她的话代表着皇族的权力。

众臣齐声道:“谨遵太皇太后懿旨,一切听太皇太后安排。”

太皇太后:“大行皇帝早就立有储君,以备身后之事。老身身为太皇太后,在此代表我大汉朝的历代君主和大行皇帝,宣布,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请众臣依礼朝拜。”

太后王娡和大长公主刘嫖扶着太皇太后,退到一旁,少年皇帝刘彻跨步上前,在御座坐定。

众人依制,行叩拜大礼,高呼:“皇帝陛下,万岁千秋,长乐未央!”

礼毕,太皇太后高声道:“大汉朝五世皇帝刘彻,上前接传国‘玉’玺!”

刘彻上前一步,跪下,接过祖母手中的传国‘玉’玺,自此,成为大汉朝的新皇帝。

刘彻灵前即位,成为新君,随即安排先皇的丧仪。盖棺定论,众臣为先皇上谥号为孝景,“五宗安之曰孝,布义行刚曰景”,,“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孝景皇帝一生待下宽厚仁和,‘侍’母至孝,又能为民广施恩泽,当得起这个美谥。

新君刘彻下旨,孝景皇帝灵柩暂厝阳陵,葬礼将在随后择吉日举行。同时,新皇帝下诏,尊祖母窦太后为太皇太后,尊母王娡为皇太后,尊姑母馆陶长公主为大长公主。

朝廷中的新的格局已经很明显了,太皇太后窦氏,是毫无争议最具权威者,太后王氏虽名为太后,也算是后宫之主,但其实还需仰仗另一个人的脸‘色’,这个人就是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是先皇景帝的亲妹妹,在太后窦氏和景帝面前,只有她才能毫无芥蒂,无所不言。如今,新君即位,不管刘彻愿不愿,都要在第一时间尊其为大长公主,太史公有言:“帝‘女’曰公主,仪比列侯。姊妹曰长公主,仪比诸侯王。”那么这个大长公主的地位是要远远高于诸侯王的。

堂邑侯夫人,堂邑大长公主刘嫖又被称为窦太主,因为按汉代母系遗风,刘嫖为窦太后之‘女’,所以称窦太主。她不但是太皇太后的心肝宝贝,又是皇帝刘彻的未来丈母娘,在整个权力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太皇太后面前,她是娇憨的‘女’儿,可以肆无忌惮的撒娇胡闹,畅所‘欲’言,有些话别人不能说,但对她来说百无禁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