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2/3)

作者:四国军棋
政权。

北唐的实力远远无法与后唐相比,面对吴军的进攻很快就招架不住,到武义二十三年八月,李继岌见大势已去,最终向吴国投降。

至此,自中唐以来,天下藩镇割据,混战不休的局面,在杨渥的手中终于走向一统。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杨渥坚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同时致力于消除藩镇割据带来的影响。

朔方节度使韩洙和凤翔节度使李从儼,都在吴国统一天下后自发上书,请求内迁,并交出手中大权;唯有夏州的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却没有任何动作。

武义二十六年(933年),李仁福在夏州病逝,其子李彝超继承大权,同时派遣使者到洛阳,希望能得到杨渥的册封。

然而杨渥原本就对夏州虎视眈眈,如今哪里愿意再放任李彝超继位?所以杨渥下诏要求李彝超亲自来洛阳朝见。

李彝超担心自己到了洛阳后会被囚禁,回不了夏州,所以不敢亲自前来,只派遣其子前来,同时在洛阳大肆结交收买朝中权贵,希望他们帮忙说项,好让李彝超顺利继位。

然而此事却被新任长剑都指挥使程宗打探到,并将其上报给杨渥。

得知消息后,杨渥当即大怒,一面下令彻查此事,一面下令由刘仁赡统领六万大军征讨夏州。

夏州城池极为坚固,故老传言说是当年赫连勃勃所修筑的;且党项拓跋氏在夏州时日已久,早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这一次征战,吴军打得并不顺利,甚至整个过程还显得非常的艰险。

李彝超一面依托坚城进行抵抗,一面招募党项部族,日夜抄掠吴军粮道,吴军的军粮从关中运到夏州,一路上都要遭到袭扰,损失极大,钱粮更是消耗无算。

面对如此情形,杨渥依旧不依不饶,再次下令派遣六万精兵,征集十万民众,专门负责转运粮草,并派人传诏给刘仁赡,要他不要以后方为念,务必攻破夏州,将拓跋氏剿灭。

这一次的围城大战,比之当年围攻杨刘也不遑多让,前后持续了半年多时间。

李彝超虽然手段用尽,然而在吴国的绝对力量面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武义二十七年,吴军攻破夏州,将党项拓跋氏悉数擒拿至洛阳枭首示众。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消除拓跋氏的影响,杨渥命刘仁赡为西北经略,继续率军清理在围城期间曾经相助过李彝超的党项部族,经过一番血腥屠杀后,终于将拓跋氏的根基彻底断绝。

除了削平藩镇之外,吴国在内政治理上更是取得极大成就,到武义三十年的时候,吴国的人口就超过四千万,每年国库的收入都超过三千万贯。

充裕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吴国有足够的国力进行对外扩张。

在消灭夏州定难节度使后,吴国继续向西进攻,收复了河西走廊,张议潮后人执掌的归义军向吴国投降。

接下来,吴军继续向西,将势力重新伸展到西域、青海,西域诸国纷纷派遣使者来洛阳朝见,一如当年大唐盛世之时。

除了向西扩张外,吴国同样没有忘记海外的领地,虽然这些年吴国并没有继续在海外开疆拓地,但原有的地盘却在这二十多年里得到极大发展。

许多新兴海港城池出现在海外,进一步促使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海关税收成为吴国的一项重要财政来源。

当然,在对外方面,吴国最重要的战事还是与契丹人的交战。

为了消除契丹的威胁,吴国先后五次发动大规模的征讨,动用的兵力最多达到二十万大军,就是兵力少的情况下也有五六万人。

这五次大战,吴军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有过失败,甚至是惨败,其中折损最大的就要数第三次出兵。

武义三十三年,杨渥命李承鼎、刘仁赡各自统领六万大军出榆关,进讨契丹,结果却遭到契丹人的伏击,两路大军都大败而归,折损士卒近两万人。

如此大败,对于吴国来说完全无法接受,仅仅过了三个月时间,恼羞成怒的杨渥便下令再次征讨契丹,这便是第四次征契丹。

而这一次,杨渥不仅出动了规模空前的二十万大军,更是决定亲自统领大军。

二十万大军从榆关出发后,深入敌后八百余里,斥候终于打探到契丹主耶律德光此时正在松漠府。

于是杨渥下令让李承鼎继续率领步军向松漠府进发,他自己则率领两万骑兵,人不卸甲,马不离鞍,一路潜行。

此时契丹军队在几个月前刚刚大败吴军,所以上至耶律德光,下至普通士卒,都没有料到吴军这么快就会卷土重来,所以对吴军的行动没有任何防备。

几天后,杨渥统领的骑兵悄然出现在契丹大军的身后,并发起突袭,耶律德光猝不及防之下,带着数千骑兵仓促逃命,却又一头撞进了李承鼎部的伏击之中,最终仅带着数十人狼狈逃得性命。

这一次的决战吴军大获全胜,俘虏契丹贵族二百余人,俘获普通士卒八万余人,缴获马牛驼羊近百万,自身的伤亡却微乎其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