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一章劝进(上)(1/2)

作者:四国军棋
杨渥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王建的提议,再加上在此之前李克用同样拒绝称帝,这样一来,王建的两个建议都落空了。

不过这对于王建来说并不算什么,他之所以提议李克用和杨渥二人与他一起称帝,不过是想分担一下天下舆论,免得独自一人遭受骂名;如今虽然目的没有达到,但王建称帝的决心却没有改变。

当前往河东和淮南两处的使者回到蜀中后,王建只是笑了笑就没有下文。

不过王建虽然没什么表示,但他的称帝想法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尤其是他的部下,更是早就明白他的计划。

所以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各地“祥瑞”接连出现,今天是某地出现禾生双穗的奇景,明天是某地地出甘泉,到了后天又变成某地出现了什么奇禽异兽……

对于这些“祥瑞”,王建虽然明知道其中的猫腻,但在明面上却是连连下令嘉奖发现“祥瑞”的地方官。

有了王建这般明显的暗示和鼓励,众人自然更加明白该怎么做。

不久,蜀中众文武纷纷上书劝进道:“……大王虽然忠于大唐,但如今大唐已经灭亡,这是上天要兴盛大王,大王不可拒绝!”

倒是节度判官冯涓坚决反对王建称帝。

他认为如今朱温篡位称帝,是为天下的首恶;若是王建也称帝,那岂不是堕落到与朱温一个程度了?

所以冯涓主张王建可以以蜀王的身份先建国称王,这样将来复兴大唐之后也能继续以大唐臣子的身份存在。

冯涓本来是王建麾下的重要谋士,极受王建的重用,蜀中的诸多要事他都参与其中;可惜这一次他的建议却是遭到了王建的弃而不用。

自此之后,心向大唐的冯涓在极度失望之下开始闭门不出,不再为王建出谋划策。

冯涓的坚决反对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不久之后,王建用节度副使、掌书记韦庄的谋划,率领蜀中的官员百姓痛哭三日,以祭大唐。

哭拜过后,王建在成都正式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蜀。以前东川节度使兼侍中王宗佶为中书令,韦庄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阆州防御使唐道袭为内枢密使等。

至此,割据蜀中的蜀国正式成立。

除了蜀国外,割据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在十月初同样自称为燕王,建立燕国。

不过刘仁恭当上燕王之后不久就被他的儿子刘守光发动兵变给囚禁起来了。

早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刘守光因为与刘仁恭的一个爱妾罗氏***事发,被盛怒的刘仁恭赶出了幽州。

不过那时候刘守光在幽州军中已经暗中发展了较强的势力,而刘仁恭在赶走刘守光后就继续过着他那醉生梦死的生活,整日待在大安山上的行营里面享乐,至于政务则悉数交给部下处理。

当朱温正式称帝篡位后,刘仁恭同样起了称帝的打算,不过幽州地处河北,西边是视他为仇寇的晋王李克用,南边是一直想吞并河北的朱温。

在这两大强敌的夹击之下,刘仁恭最终还是没有称帝的胆量,只是暂时称王。

在称王之后,刘仁恭继续享受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结果给了他的儿子刘守光可乘之机。

十月中旬,刘守光发动兵变,率兵攻入大安山,将其父刘仁恭囚禁起来,并且自称燕王,卢龙节度使。

至此,天下间有足够实力能够独自对抗朱温的藩镇除了河东李克用和淮南杨渥外,其他藩镇都已经各自建国称制;而那些实力较弱的藩镇,除了琅琊王王审知目前态度未定外,其他藩镇则纷纷投靠朱温以获得册封。

广陵城中,收到王建称帝和刘仁恭称王的消息后,淮南的高层文武们再一次在高勖的家中汇聚起来。

这些人集中在高勖家中可不是为了阴谋造反,而是为了向杨渥劝进。

事实上,在当初王建派使者前来劝杨渥称帝,却被杨渥拒绝了之后,众文武便发起了第一次劝进的行动。

当时由高勖、李神福以及周隐这三个大学士领头,留在广陵的各文官武将一同前往吴王府中劝杨渥开国称王。

各地的刺史们、巡抚等地方官以及镇守在外的将军们同样上书劝说杨渥称王。

结果杨渥以大唐虽然已经灭亡,但宗室之中尚有人在,自己身为大唐吴王,自然当以复兴大唐为己任,所以他将派人寻访宗室子弟,立为新的天子,以继承大唐正统;至于建国称王之事却是直接拒绝了。

不过杨渥虽然拒绝了建国称王的提议,但他所说的寻访大唐宗室子弟以继承大唐正统的事,最终也在众人的反对中不了了之。

那次劝进之后,众人沉寂了一段时间,不过这次王建正式称帝的消息传来后,众人再一次起了劝进的心思。

在这个时代,从龙之功和拥立之功往往比在战场上建立的功绩还要大,对于一般人来说可是万万不能错过的。

所以当高勖暗示众人再次汇聚起来商议时,只要是在广陵的众多文武官员几乎都参加了。

这么大的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