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96 刘禅,这骂名我背不动了(求订阅!)(1/2)

作者:昭昭白影来
【此次历练评级:s(一场完美的历练,一场四两拨千斤式的精彩演绎。你充分利用了随行人员的优点,并全面发挥出了你高达72的智力,整套“美男计”环环相扣,对人和性的把握妙到毫颠。由于你在此次通关过程中过于完美的表现,所获奖励翻倍(稳健点+10000)。】

【恭喜:你在此次历练中获得“幕后大师”称号,该称号可免费抽奖一次大转轮。】

【你当前拥有四次免抽机会,是否抽奖?】

“不抽!”马谡秒拒。

反正这会也没什么强敌, 还是攒够十次再抽。

【温馨提示:你当前拥有大量稳健点:24789,是否开启一次豪橫万分的十连抽?】

“不开!”

和系统打交道久了,马谡已经逐渐摸出了一个规律,凡是系统推销的,都不是必须的;凡是系统提倡的,都是可以拒绝的。

所以就毫不犹豫跳过了这个对话,打开“扫描他人属性”,输入后主刘禅的名字。

在现实中动手收服先零羌之前,他想先看看后主的属性及蜀汉的基本盘。

这个很关键。

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身为历史迷的马谡曾看过《中国人口史》,对三国的人口有一个大概的了然。

据《中国人口史》推算,黄初二年时(221年),魏国的户数约为103万户,6824万人口。

吴国的人口约为:户数478万,人口3155万。

蜀国的人口为:户数20万,人口132万。

可以说,在三国建立之初,蜀国的户数、人口数,均不及魏国的五分之一。

即便蜀吴两国加起来, 其人口也只占天下约40。

然而, 这已经是蜀吴联盟与魏国国力最接近的时刻了。

魏国所占据的北方,原本就是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 开发程度远远高于蜀、吴所在的南方。

只不过因为汉末战乱时,北方大量人口逃到了益州、荆州、江东等地,导致这些地方人口短暂的剧增。

但天下态势逐渐稳定住之后,尤其是在曹操一统北方后(207年),北方的人口便不再往南流失,百姓开始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安定的北方同时又对陷入动乱的南方形成了人口反吸。

从208年开始,南方诸州(荆州、扬州、益州)开始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乱,那些没有死于战乱的百姓们,开始逐渐往安定的北方迁移。

因此,三足鼎立之初,尽管曹魏有些优势,其优势却没有大到不可逆转的程度。

然而,随着三足鼎立局面的稳定,率先十多年进入安定期,并拥有大量人口基数的魏国,先发优势开始显现出来。

随着时间推移, 南北双方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原本, 蜀吴和魏若是按照同样的人口增速增长, 体量更大的魏国增长总量自然就更多。时间越长, 差距就会更大。

何况,魏国还拥有先发十多年的优势。

要知道,黄初二年时(221年),蜀国和吴国还在荆州内耗,打得你死我活,这场耗时半年多的战争,死亡之巨、耗费之巨,难以计数。

而此时北方早已在十四年前就已经安定下来,进入平稳增长期。

此消彼长,魏国的优势再一次拉大。

所以,到了三国后期,蜀魏双方的差距已经大到了一个很夸张的程度。

魏灭蜀前(263年),曹魏的户数长到1445万户,人口约为920万,比黄初二年(103万户、682万人口)增长了40%。

这几乎相当于增长了一个221年时吴国的体量,或221年时两个蜀国的体量。

而此时的蜀国在册人口只有103万,只相当于魏国的九分之一。

即使相比221年时的人口(132万),蜀国也少了30万人口,是三个国家里唯一出现人口倒退的势力。

所以就不难理解,魏国为何能够顷刻间就灭掉蜀国。

因为双方的差距太大了。

在农业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财政收入,就是兵源数量。

蜀国人口在立国四十二年间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连年倾国北伐。

其实,因为北伐战争而死的人数并不多。

但连年北伐需要动用大量年轻力壮的男人,男人出门打仗去了,由此导致夫妻分离,他們生育的后代就会变少,新增人口就会变得非常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由此可见,战争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仅是战场上人员伤亡,还包括人类社会的一系列的生产生活行为减少。

而攻略西羌,增加蜀汉人口基数,就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既不停止北伐,还能让蜀汉人口快速增长的办法。

很快,一个相貌憨厚的胖头娃娃大头贴跳了出来,占据大半个屏幕。

姓名:刘禅(己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