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章 意外(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1/2)

作者:无语的命运
每一次技术进步,总会淘汰一些职业,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只不过,在这一切来临之前,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感知得到。

在简陋的房间里,随着工匠摇动石印机的滚轮,一张印制颇为精美的书页就被印了出来。随着工匠的反复,不一会就印出了数十张书页。

这是一台结构极其简单的人力手摇轮转石印机,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木架木框,甚至就连滚轮也是木制的,除了几个齿轮之外,根本谈不上什么“科技”,不过即便是如此,对于小武以及正在干活的几个工匠来说,他们仍然显得很是惊讶,在印书的时候,他们一个摇动轮机。一个人续纸,二人在前面接纸,每小时可以印上数百张。这显然是从来没有过的效率。

“东家,这印的可真快。”

印了半辈子书的梁老头,忍不住惊讶道。

“不但快,而且还印的字还清楚,我印了大半辈子书,就没见过印的这么清楚的……”

在几个工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时,施奕文也拿起了一张纸看了一下,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书籍,它字印的确实非常清楚。

“主要还是墨的功劳,不过这墨还可以再改进一下。”

尽管印在纸上的墨迹清晰黑亮,但是施奕文仍然不太满意,毕竟这些油墨是“克难攻坚”的“土油墨”,是他从书中找到的西方——先将桐油在锅内加热烧开,放入松烟、搅匀,再加适量松香粉末,保持70的温度,用力搅拌,以达到无棵粒为止,渗入生姜汁,拌成糊状,待温度逐渐下降后再起锅装入容器备用。

这样的油墨印出来的字,确实比水墨更黑更亮,可是字边难免会渗出一些油迹,这显然并不符合施奕文的要求。

“公子,瞧您说的,就小老儿看,不凭别的,就凭咱们家印的字这么清楚,印出的书肯定比建阳书卖得还好,还快。”

梁老头口中的“建阳书”指得是福建建阳印的书,建阳书籍纸、墨、勘校都比其他地区差,自然也就更便宜,买了那么多书,施奕文当然知道建阳书是“劣书”的代名词,可人家便宜。

“梁老头,瞧你说的,建阳书孬到什么地步了,印书的墨都要掺足了水,字都是灰不拉几的,那有黑字?那能和咱家的相比?”

“公子,是小老儿说错了话,小老儿只是觉得,咱们家的书字这么小,还能印这么清楚,咱们一页顶人家四页,就是建阳书再便宜,也卖不过咱们……”

“梁老头,你这句话说的是,这印书最贵的就是纸,咱家的字小,用的纸自然就少,这字印的又清楚,用的纸也不差,建阳书自然卖不过咱们……”

无论是小武也好,还是老梁头也罢,他们都在书坊里干了那么多年,多少总了解一些行情。这样字迹清晰的书册印出来之后,必定会极为畅销,更重要是搁不住这书便宜。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倒还真打算办家书坊了。”

听着他们这么说,施奕文笑着说道。

“先歇一会,今天只是试试机子和印板而已。”

看着满头是汗的众人,施奕文吩咐道,同时又让小武给他们端来茶水。

“公子,其实,这普天下,最好做的生意就是书坊的生意。”

满头是汗的老梁头在喝茶的时候,看着公子说道。

“哦?这是为什么?”

“公子难道不知道?早在高皇帝那会就下过旨,书坊印书不征税不说,过关什么的也是分文不取,这天底下除了这个买卖,其它的还有什么买卖不收税?”

印书不征税?

老梁头的话,让施奕文不由一阵诧异,印书不征税?

不过好像……自己的几家厂子,似乎也没怎么交过税。似乎也就只有油坊那边每个月交上十几两银子的税,其它的肥皂厂、蚊香厂根本就没听说过交税的事。

“要不然,办一家书坊呢?”

在回家的路上,施奕文心里暗自寻思着,原本他只是想办报纸,甚至就连同找到这处房子,也是为了办报作准备,可今天老梁头的话,却在他的心里掀起一阵波涛。

或许报纸可以成为新知识、新理念的快速传播渠道,但印书同样也可以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新知识。

“无论如何把书价降下来,总是好事不是。”

心里打定办书坊主意,施奕文继续往走着,一边走一边考虑着如何解决一些印刷原料的问题。

现在还有很多原料没有解决像石印离不开的硝酸,还有更加精细的油墨。这些问题不解决,不论是印报纸还是印书都不过是纸上谈兵。

“还得解决纸的问题,现在的纸价太贵了,想要降低成本就得在这方面做文章。”

有时候想办一些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事情都是从头开始。许多原料也不是说来就来的。

这样考虑着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他走进了路边的深巷。

来这个时代已经有些日子的他,并没有选择从主路回家,而是走进路边的深巷。这些街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