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灰色的天空(1/3)

作者:带荆棘鸟
...........

龙门踏上了回归的道路,协同的还有罗德岛以及整合运动,这最后的一段路程将为龙门这十数年在泰拉移动的旅程暂时画上一个句号,龙门的任务也算是完美的结束了。

自上次经济危机发生后,经济的衰退于政权的对立让贸易参与者们举步维艰,而龙门也是在那之后选择了发行龙门币,同时从炎国开始进行了环绕泰拉的一次超长距离移动。

有炎国的支持,以及龙门移动时所带来的影响力,龙门币很快在泰拉流通起来,让原本混杂不堪的货币有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单位,以龙门币计算的市值成为了新的资本,而货币的统一也让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单一区域内,有了更大的流通性,不过资本依然会选择聚集在发达的城市内。

龙门本身便是这样的一个集合体,龙门内汇聚的资本极为复杂,不过城市的实权却牢牢的掌握在那几位大人物手里,除去龙门之外,泰拉资本聚集的地方其实有很多,例如莱塔尼亚的洪堡,哥伦毕业的新约克郡,维多利亚的伦蒂尼姆等等,相对发达的城市自然能够聚集更多的资源。

伦蒂尼为位于维多利亚东南部的平原上,泰姆河贯穿了整个城市,同时也是维多利亚的首都,与龙门,新约克郡,创造了泰拉范围最广泛的金融圈,三座城市构架的金融网几乎主导了除去炎国以及特定的国家之外的经济,不过从几年前开始这个金融网便处于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状态下了。

最先动荡的便是伦蒂尼姆,从数年前开始,维多利亚内统治阶级便出现了矛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大贵族的长老派操控了议会,企图通过解散军队来夺取政权,与议会内“平等派”起了大规模的冲突,维多利亚进入了内战时期。

代表着广大平民利益的平等派毫无疑问的取得了胜利,这是现代的社会,即便维多利亚在很多的地方都保留着很久以前的传统,例如贵族,又或者皇室,即便维多利亚维持着君主制,但是这依然是一个由大众来主导的国家,维多利亚的皇权并不像乌萨斯以及炎国一样。

长老派的首要分子被驱散了,不过究竟是驱散还是去了某些再也出不来的地方谁也不知道,皇权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削弱,城市的政局开始出现动荡,那么商业活动自然不可能和和平时期保持着一样的水平,伦蒂尼姆开始限制流通管制。

而一直在泰拉移动的龙门目的地也逐渐明确了下来,是回到炎国,龙门也本身也对外通告过,在回到龙门之间暂时减少商业活动,而这次在乌萨斯图瓦区受天灾影响,直接导致龙门直接断绝了对外的商务活动,压力和机遇都直接堆集到了唯一一个暂时还保持着正常活动的新约克郡身上。

龙门一旦回到炎国就会重新恢复贸易,但是伦蒂尼姆却不行,环绕在伦蒂尼姆上空的烟雾还没有散开,而这一场斗争中,维多利亚多数郡,却选择了旁观。

........

伊丽莎白是乌萨斯帝国现任皇帝彼得二世唯一一个子女,在玛尔塔皇后因为难产去世之后,彼得二世也从来没有再娶的打算,皇帝虽然有弟弟,同样也有男性子侄,但是谁都清楚,今后帝国的皇位到底是谁的,乌萨斯帝国并不是没有女性皇帝的先例。

从彼得二世为皇女取得名字便已经能够猜到他的想法了,在那位女性皇帝登基之前,名字也叫作伊丽莎白。

二月份的时候她便出发前往维多利亚留学了,当然作为一国的皇女,也是目前皇位的唯一继承人,自然不可能就那么简单真的来留学,她的到来对于在伦蒂尼姆处于劣势的保皇党还有议会里的长老派来说非常的重要。

乌萨斯幅员辽阔,大部分的领土在东边,但是因为主要资源集中的问题,乌萨斯其实是被规划到西边的国家这边的,当然最主要的也是因为东边有一头龙的原因。

同样作为西边地区国家,乌萨斯和维多利亚一样保持了君主制,并且在宗教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不过这种情况在这里很多国家都是如此,不过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相处模式是不相同的。

乌萨斯会随意的对国家周边的小国发动战争,那是因为大国之间自己有着一定的默契,而且那些小国并不附属与周边的大国,当然有时候也会有意外就是了,就像炎国对乌萨斯出手一样,大国之间有时也会有报复行为。

当然,那也得有矛盾,维多利亚和乌萨斯的关系其实不错,和莱塔尼亚相同,维多利亚对乌萨斯有着一定的文化输出,并且维多利亚的许多文化,对着如今的乌萨斯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学生自治团,一些理想文化。

既然同样作为君主制,外交关系也算的上友好,同时有着泰拉中最强军事力量之一的国家的皇女到这边来,那么这些处于劣势的长老派的人绝对会与乌萨斯此行的人接触,希望能够获取到来自乌萨斯的援助。

而据传,此行乌萨斯皇女此行来伦蒂尼姆随行人员中有一个在乌萨斯内地位极高的人,而且因为是他国重要人物,平等派不可能和上次一样采用暴力的手段,只能同样去争取乌萨斯的援助,并且最重要的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