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3章 宋斌归长安(1/2)

作者:慕寒千雪
二十天的时间,关中也准备的差不多妥当了,就等待着封王大典的那一刻。

以工代赈的基建工程还在继续,百万灾民也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家园重建了,虽然粮食不多,可只要肯做工,饿不死。

一天一食,哪年灾年不是如此,甚至可能比这还惨。

周王是仁君,不然关中早就饿殍遍地了。哪跟现在似的,寒风凛冽,一家老小还有口饭吃,粥里啊还有肉丝呢。

关中有饿死人吗?

当然有,近千人之多。

可生逢乱世,值此天灾,百万灾民饿死千余人,已经堪称奇迹了。

此外,官府大规模的动员组织,也是很关键的一点。救灾之中,所有官吏,谁失了职,就是一个杀字。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而后矣副职、次职任之,还干不好?

高诚不介意自己的刀会沾血,乱世用重典,放到哪都不会错。

缺乏官吏?

那缺的是有才华,能将一地治理的繁荣昌盛的人才。现在没有没问题,咱也不追求你多厉害,按照上门的指示,救助灾民就行,别没事死个几十人就行。

这都做不到,那就滚蛋。

一个县,不说县令、长,县丞、县尉还有一些文吏,光是当地德高望重豪强、富户也不少。挨个试还能找不出几个,不把难民救死的人?

现在基本上就是不死人,你就是好官,继续干。发展,根本无从提起。能够不死人,稳住民心,对关中就是最好的治理。

这一日,高诚正在跟钟繇商谈一件要事,那就是以工代赈之后,该怎么办!

以工代赈,为的是救助灾民,同时重建关中,还能将青壮力集中起来,免得生乱。但,早晚有一日,以工代赈将会结束。

这个日子,也不会太远,最多到明岁四月份。到时候,大量失业青壮,在春种之后,闲暇下来,肯定想要继续这些工作。毕竟,官府给的工钱很高。

种地的收成,已经赶不上干上半年的工钱了。

要不是法令约束不得荒地,要不是为了积下口粮,相信很多人都愿意继续为官府做工。

有人做工是好事,可如此之高数目的青壮,官府承受不起啊,没钱!

可是不让他们做,必然会打击关中青壮的进取心,以及普通百姓获的额外收入的通道也将彻底关闭。

这对于刚刚发行通宝钱,继续市场活力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关中,很是不利。百姓手里没多少钱,消费程度自然不高,市场的活力也会大大下降。

钱庄,也就没了发展下去的必要了。

这也是汉代自从有了兑换钱币这一官府渠道后,却没有更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市场经济活力不足。更新最快 电脑端:

柜坊一同钱庄,最早出现在唐代。盛世之下,百姓手中有余钱了,自然就让市场活力充沛。简单的坊员等已经不足以调衡一城一邑的市场,只能建立更高一级的政府机构。

之后没了,到宋朝才又兴起。直到明朝,才改了个名,叫钱庄,一直存在到银行的出现。前面几辈子都没有明清这一辈子活的久,可见钱庄的生存空间是什么状况了。

不达到那足以刊载青史的盛世,百姓手里就没啥余钱,所谓的市场,全都是在商贾、世家的支持下,才存在下去。

所以,百姓手里得有钱。不然,自己这周国以后就没钱过日子。光靠那田税啊啥的,关中根本拼不过荆扬冀徐。

嗯,拿下西域或许才会能够与其比肩。但这些,还是不足以让自己迅速统一,而且加快乱世过后的全国恢复工程。

真要是一统天下了,等二十年恢复华夏元气,自己都老成啥样了。

那还怎么打出中国去,宣扬武威!

所以起码得让三分之的青壮,继续做工,加快他们的财富积累过程。然后虚荣、羡慕之下,以富带穷,将手工业铺满关中。

嗯~想法非常美好,可惜没钱。

这完全就是一个死循环啊!

高诚垂头丧气的跟钟繇谈论了一个上午,什么结果也没得到。

下午,倒是一条好消息,让高诚欣喜几分。

宋斌回来了。

为了赶上封王大典,宋斌安排人手,继续带领粮队在褒斜道行进。自己则是带着张鲁之弟张卫、蔡瑁之弟蔡和、蒯良之弟蒯越,以及荆州刘表的侄子刘磐,快马先行。

如今,已至镐邑,明日便可拜见王上。

张卫、蔡和、蒯越的带来,高诚还不意外。毕竟,几家的关系,跟盟友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这刘磐,让高诚露出来一丝笑意。

刘表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刘磐不知道自己封王的消息,那还好。可若是知道了,还来长安,意味非凡啊。

刘磐当然知道了。

先前行进途中,刘磐还没收到刘表派的信骑传信,可过了散关。

征西将军封周王一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