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2章 合纵连横(5)(1/2)

作者:慕寒千雪
与丁原结盟,三家的军事强度,将一举跃到第一的位置。

既然拼人口,拼资源都拼不过,那就只能靠军队莽一把了。

而三家确实拥有这样的实力。

不说别的,光是自己一个骑兵军,丁原两万边骑,董卓正在组建的五千三河精骑。

这就是五万骑兵!

袁术加上公孙瓒的近两万骑,也不过区区三万而已。至于袁绍,更惨。

现在只有刘虞有着成建制的胡骑,还被吕布杀了不少。袁绍的河北骑兵,早在孟津就死了个精光了。曹操、臧洪、刘岱、张邈、鲍信、袁遗等人,手中全都没有成建制的骑兵。

这也是公孙瓒能够仰仗两万骑兵,迅速奔袭数百里,迫降无数的关键原因。

南方的三刘联盟,就更加不用提了。南马根本不适合组建骑兵,而北马,又都被高诚卡死!

这个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缩小。因为高诚、丁原都无法阻止袁绍、袁术获得战马,他们建立成建制的骑兵,是早晚的问题。

此外,三家军事实力的另一大优势,也将会被迅速追赶上来。

将校、军吏的战斗经验。

以前战争少,其麾下许多将领都得不到充分发挥,比不得高诚、董卓、丁原手下这群身经百战的将校。

可随着这一场北至幽冀,南抵江淮,东至海滨的大规模战事爆发。

优势一战即可拉平。

所以,与丁原结盟,未必不是好事,哪怕是相王,亦是如此!

丁原手中缺粮,而兵力充足。老董有钱有粮,可军队扩大,需要大量时间来训练士卒。而关中,明年过后,钱粮也会充足,甚至军队的扩编,也将完成。

而这一年半的时间,有丁原的七万大军加入,足以威慑关东群雄不敢轻易来犯。

鬼知道,界桥之战什么时候爆发,谁又知道打完界桥之战,关东那群孙子会不会来找自己的麻烦。

虽然不怕,可总会耽搁休养生息不是。

既然决心定下,高诚当即派人向河东传信。

唉~两大军事联盟体的构成,哦不对,是三个。还有南方三刘,也是盟友关系。

迫于这种压力,只剩下孤身奋战的丁原,相信应该不会拒绝高诚、董卓的结盟邀请。

在高诚静待着董卓、丁原的消息时,冀州的袁绍,终于开始反击了。

任命公孙瓒之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颜良、文丑率领的三万兵马,汇合自己兵马,屯兵界桥,于位于磐河的公孙瓒开始对峙。

反观公孙瓒,在得到公孙范任命为渤海太守时,不禁大笑,直言袁绍无谋匹夫。随后,立即让公孙范带兵三千,直去渤海。

又以田楷为青州刺史,带领刘关张三兄弟,引精骑三千,步卒近五千,南下攻略青州。

磐河大营内,只余下一万精骑,一万步卒,对阵界桥的袁绍。

……

“唉~公孙瓒必败无疑!”

冀州还处于对峙期间,但处于关中的高诚及段煨等几位亲信大将,却看着粗略的冀州與图,讨论着此战的发展。

“公孙瓒有勇无谋,这等计策,居然也能轻易上当!”

郭嘉摇着头,感叹一声。

“不错,公孙瓒兵威大盛,士气高昂。而袁绍连失郡县无数,士气低迷,不趁此机会一战而定其,早晚必为袁绍所败!”新八一首发

旁边的张任,也是抱着同样的态度。

这场战争,只要久经战阵的人,都能够看出来了。

公孙瓒和袁绍都是实力强劲之辈,可公孙瓒强在骑兵如云,步卒精锐,兵威极盛,粮草短缺,胜在速战。而袁绍则胜在钱粮充足,军队战力不敌公孙,胜在缓战。

可区区一招分兵之计,就将公孙瓒大好优势消弭于无形之间。

渤海?

那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袁绍起家之地,民心威望之盛,岂是一个公孙范能摆平?

而且最关键的是,占据渤海,就可以将冀州北部数郡,尽皆转为后方,让公孙瓒有些利令智昏。

要占据渤海,首先你得分兵去吧。去了,这些兵基本上只能用在镇压地方了。可公孙瓒不仅如此做了,还趁着占据渤海打开通往青州的道路,派出大将田楷,领大军争夺青州这块战略要地。

一箭双雕。

这一计,不仅分了公孙瓒极盛的兵势,更是将其战略重心由巨鹿郡转到青州方向。

然而,不知自己已经中计的公孙瓒,还处于胜利的喜悦之中。殊不知,青州又岂是他一人能打下来的?

如今,大河可不是冰封之际,袁术主力大军被河内王匡拖住,根本渡不了河。其粮道,又被陈留张邈、曹操威胁,不可能帮助公孙瓒攻打青州。

而陶谦,一边要防范刘繇,一边还要防范兖州刺史刘岱的进攻。防守已有不足,如何出兵相助?

反观青州方面,臧洪能力也有些,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