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商人和权力勾搭成奸07(2/2)

作者:黄晓阳
个月,他还亲自跑一两趟唐家坳,去乡下拜望唐小舟的父母。

刘凤民去唐家,当然不是简单的拜访,每去一次,就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唐小舟的姐夫有一个建筑队,在乡里接一些替农民建房于的活。农民房的造

价低不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说钱不够,先欠着,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几年

下来,账面上的钱倒是赚了不少,真正能够拿到手的没有几个,到了券节,竟然

连过年的钱都没有。刘凤民一出面,姐夫就接了县里两个花园小区的建筑工程。

一般工程队接这类建筑工程,都是要自带资金的,你没有资金,人家看都不看你

。姐夫的工程队,哪里有资金可带?在刘风民的活动下,不仅没有带资,而且由

开发商预付了部分工程款。

唐小舟的三哥唐小栗,属于乡下人所说的能人,非常勤劳,人又聪明灵泛,

几年努力,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唐小舟的家乡盛产板柔,是全国著名的板桑之乡,据说,当地种植板果,有

一千多年历史。当地最有名的特产,是板桑桂花羹。改革开放以后,县里要将当

地打造成闻名全国的板果之乡,号召家家户户种板栗。刚开始,由上面硬行摊派

任务,大家都不愿千。岂知第一批种板桑的人受益了,唐小梁就是受益者之一,

也因此成为当地最早富起来的人。如此一来,再不需要县里乡里的干部挨家挨户

宣传动员,大京一哄而上,种板梁的热情高涨。第二年板果大丰收,接踵而来的

却是板果卖不出去,农民们天天吃板梁,吃得怨声载道。许多人将板桑树砍了,

改种其他水果。可其他水果似乎不适合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总长不好。

唐小桑有脑子活,第一年种板栗赚了钱,便另辟蹊径,搞起了板果加工厂,

生产板栗酥因为板栗价格低,加工制品的制作成本也低,他反倒赚了钱。后来

,他受当地板桑桂花羹的启发,和省农科院的专家一起弄出一种板果桂花交液体

饮料。这种饮料报放市场后很受欢迎。唐小栗也因此成了当地首富。

几年前,镇里搞民主选举村官,上面定了一个候选人,村民却不乐意。唐小

果在暗中活动,把镇里定的村长候选人给选下去了,自已高票当选为村长。选票

出来,镇里县里虽然非常被动,却又不能不承认,极共勉强地发出了任命书,却

又让原定的那个村长候选人当了副村长。

村长和副村长成了死对头,斗得不亦乐乎。镇里在背后支持副村长,打压村

长,唐小果工作起来非常艰难。

唐小舟的地位一变,唐小果的地位也跟着变了。刘凤民第一次拜访唐家,了

解此事经过,当即拍板说,这样的能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应该给他压压担于

。一周之后,县里的任命下米了,代理副镇长。镇当然是以前的乡,只不过,把

以前的小乡合并,升格为镇。副镇长属于政府的最低一级官员,需要镇人大选举

通过,所以,唐小朵的副镇长,还只能是代理,而不是正式。

唐小舟的二哥唐小田在乡里经营餐馆。

这间餐馆原本是三哥唐小朵经营的,唐小朵当了村长,又要经营板栗厂,顾

不过来,就转给了二哥。乡里毕竟是乡里,客源有限,主要还是乡党委和乡政府

的领导在那里吃,吃过了嘴巴一抹,记在账上,年底再结。可乡财政能有多大的

实力?把人员工资加在一起,大棍也就几百万,仅吃喝就能花去几十万,到了年

底,象征性地结一点,剩下的往下滚,越滚就越多,一拖再拖。忽然有一天,上

面来了通知,撤乡并镇,唐家所在的唐家袄,全部并到了宁桥镇,原来的乡政府

,只留下一个工作站。唐小田到镇政府去要这笔账,人家根本不承认。

刘凤民第一次到唐家,二哥不在家,第二次去也不在家,直到第三次去,家

里人才飞报二哥,二哥骑着摩托车赶了回来。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二哥

把这件事对刘书记说了。刘书记当场表态,这件事就交给他了。过了半个月,镇

财政打二哥的电话,钱竟然结了回来。不仅如此,刘凤民还亲自关心二哥的餐馆

,对他说,在工作站能有个什么出息宁一整天也没几个客人。我替你在县里找了

个好位丑,就在新县政府对面,餐馆都是现成的,你去承包就行。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