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的木骨都束。”下面的窃窃私语并没有影响到黄石,他把鼠标在面前的笔记本屏幕上画了个小圈圈,向他们解说,他并不怕他们看不到,因为在他的背后,也就是那个雪白的幕布上已经显示了16世纪的世界地图,
当然在说这些之前,他们看到原来认为是泱泱大国的大明朝,还以为它是疆域最为广阔,是处在天地中央,但是在地图上一看,居然才只占了世界这么一小块地方,而西边的几个国家一点也不比大明朝要小,他们嘴巴张的都可以吞下一粒鸡蛋。
而像张晨和李承鹏又不比其他人,他们作为读书人,那种“天朝上国”的心态更可以说是强烈无比,当黄石指着极西之地的几个蕞尔小国说道,想对比这些番邦小国,大明朝已经是日暮西山,不仅在军事科技上,而且是全方位的落后时。
他们两人当即在下面就表示出了强烈的不信,黄石耳尖将他们在下面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但是也不以为意。毕竟中国自隋朝起,因为国力强盛,建立了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国家为附属、藩属国的天朝体系。
因此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均认为本国本朝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周边其他“蛮夷”的“天朝上国”和“天国上朝”,这些读书人坚信这一点自然也不奇怪。
没有他们也没有像再往后300年那样说“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黄石已经是松了一口气的,所以对他们的抱怨就淡淡一笑,就特地在电脑上翻出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资料来。
郑和下西洋那是100多年前,在明成祖朱棣时代,从江苏苏州的太仓刘家港起锚,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的壮举。
这一壮举,不仅读书人知道,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也都是知道,再加上这在座的众人又都是与海贸有关的人士占了大部分,所以等黄石指着海图上,把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一一介绍过去。
自然就引得他们在下面议论纷纷,陈有新看到那地图上标记的渤泥国那更是激动,两只眼睛顺着渤泥、古里、真腊这一线看了过去,心想这当年要是有这海图,那该……
正当他在那边回想翩翩,又听到首长在上面说道,“好了,刚才我们只是回顾一下1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现在我们言归正传,接着讨论这些‘钞票’。”
因为刚才黄石给他们介绍这些“钞票”上背面的自然风景图案,像什么南美洲、非洲、欧洲他们根本一点概念都没有,所以黄石只能把自己的笔记本打开,并插上了投影仪,把历史老师于阔天的地图作品给放了出来。
这一下子虽然引发了很多的议论,但是对着那个地图讲解这些风景就容易多了。本来黄石也想像其他的穿越者那样,把那每个大洲重新命名一个名字,比如就像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等。
但是这个时候写西游记的吴承恩估计也还没有开写,所以这些地名作为佛教传说中的四大部洲,也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再加上老黄一贯不喜欢麻烦的本性,所以这些地区就照搬了明末传教士那时翻译的地理名词。
于是陈有新在前面就问道,“首长,为何我等所处的大洲要被称为亚洲?”
“这个啊,亚洲就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黄石想了想,给了这么一个回答,因为他还记得当年北京亚运会时候的那首会歌,还有小时候喝着“太阳神猴头菇口服液”时,最爱唱的那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首长,这‘亚细亚’为何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接着就是张晨在刨根问底。
“这个啊,让我想想。”黄石一时有些头疼,这凡事真的是有利就有弊,别看以后把现代21世纪的各类地理历史书籍照搬过来容易,但是遇到像这种要求解释名词来源的,这就很麻烦了。
他总不能和他们解释说,它的英文名字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意思就是指东方日出的地方。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
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当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了公元前一世纪asia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这样就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黄石还没有想出怎么解释呢,这边却听到李承鹏在下面和张晨在说,“若‘亚’者,《尔雅?释诂》云:‘次也。’《说文解字》云:‘丑也。’《增韵》云:‘小也。’那这个‘亚洲’且不就成了‘次小次洲’也,这如何可行。”
“确实,依我之见叫‘旭洲’也比这‘亚洲’要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