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好的时机(1/3)

作者:两袖的两
“对,这家研究所我想用香江外资的身份进行投资,这样今后也能避免很多扯皮的麻烦。”

孙向阳坦然的说道。

这里面自然有他的私心,但无数经验都说明,让研究所成为双水湾名下的集体单位,是不可行的。

别的不说,如果打着香江外资企业的幌子,他想怎么涨工资就怎么涨。

但如果是双水湾的研究所,就算老支书跟沙宏成全都支持他,可患寡不患均是天性。

都是双水湾旗下,凭什么研究所能拿好几倍的工资?

剪纸画要不要涨工资,煤矿要不要涨工资?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行为已经属于……

更何况,将来研究所如果有了什么成果,再想转为私人,会涉及到更多的麻烦,哪怕工艺成果是孙向阳自己研究出来的,这种行为仍旧属于侵吞。

与其如此,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掰扯明白,让这家研究所完完全全属于香江那边的外资,仅仅只是把双水湾当成一个投资的地点。

不管实际上,还是名义上,这家研究所都不归双水湾管,双方仅仅只是合作关系。

甚至就算占了双水湾的土地,孙向阳也宁愿出钱买。

从一开始,就杜绝今后能扯皮的麻烦。

让这家研究所干干净净的。

“我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再者说了,你用你自己赚的钱投资,研究所不是你自己的,是谁的?

真要说起来,还是双水湾拖累了你,以你的能耐,不管去京城还是香江,都能有一番大作为。”

老支书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他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想,让孙向阳留在双水湾,是不是耽误了他?

毕竟雏鹰总要离开母亲的怀抱才能展翅高飞。

打造什么明珠不明珠的,他压根就没想过,原本在他心里,只要能让双水湾的人填饱肚子,就可以了。

而现如今,双水湾有了黑垆土地,有了煤矿,甚至还有了剪纸画,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几乎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双水湾绝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

可以说,从今往后,双水湾的人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这会就算让他闭上眼睛,他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但他就是有点舍不得,想再看看,万一双水湾真的变成孙向阳说的那个样子了呢?

同时,他好歹也多吃了几十年的盐,那什么碳纤维他不懂,但人性他见多了,或多或少也能帮着孙向阳出出主意。

像在双水湾建研究所,孙向阳想的是不靠村里,自己去香江赚钱投资,对此,他并没有觉得孙向阳异想天开,以他对孙向阳的了解,只要对方说了,那就肯定能做到。

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前孙向阳的表现太过无私了些,不管是不是没看在眼里,但这样下去,势必是不行的。

因为孙向阳给的太多了,而人的欲望则是无穷的。

一次,两次,三次,然后呢?

指望所有人一直感恩是不可能的,但凡自己的利益受损,就会抱怨,曾经的恩情也会变成理所当然。

这跟救急不救穷的道理差不多。

所以他情愿孙向阳稍微自私一点。

这样今后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老支书,双水湾才是我的福地,要是没有双水湾,或许就没有我了,我不留在这里,去哪?外面的世界其实也没那么好混,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这里。

而研究所,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成果的,需要不断的往里投资,或许一年,三年,甚至五年都说不定,如果让双水湾背上这個负担,足以把双水湾给拖垮。

至于我这边,您也不用担心,上次我跟黄经理谈过,在香江,风水大师可是很受欢迎的,随随便便一件风水法器都能卖十万,要是帮人寻龙点穴,赚的就更多了。

我一年只要跑个一趟,就足以维持研究所,所以对我来说,这压根就不算什么。

等到未来,研究所那边开花结果,我将得到百倍,千倍,甚至是万倍的回报,所以这笔生意,着眼在未来,至少也是五年以后。

那个时候,双水湾的基础也已经打好,正好可以借助这股东风,大力发展双水湾。

所以,我说的明珠,并非在开玩笑。”

孙向阳解释道。

“五年?”

老支书呼吸都不由的粗重起来。

“对,五年!”

孙向阳目光望着前方,心中涌出前所未有的豪气。

在双水湾建研究所,如果是研究什么卫星,芯片,光刻机,半导体,那绝对是他疯了,属于异想天开。

但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未来的发展也证明了它的潜力,关键是它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还没达到被封锁的程度。

不像有些设备,直接在禁运名单里面。

而孙向阳之所以说五年,是因为五年后,时机才刚刚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