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离别(1/3)

作者:两袖的两
孙向阳肯定是没有照相机的,但在双水湾,却有一个人有,那就是苏慧晚。

对方这次来双水湾,似乎还带着特别的任务,用照相机将这里很多东西都给记录了下来,估计是等回到京城后,给苏老爷子看。

这些照片中,出镜最高的无疑是嘟嘟,除此之外,双水湾的孝先井,学校,黑垆土地,煤矿,还有那一座座窑洞,以及当初孙向阳分肉,开会的场景,也全都被苏慧晚给记录了下来。

双水湾不少人都曾看到苏慧晚拿着照相机,到处拍东西,但人家拍是人家的,毕竟人家是记者。

但这次往外运煤,却是双水湾的大事情,以后能够留名的,等拍出来以后,照片往大队办公室一挂,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双水湾黑垆煤矿第一次正式运煤纪念日。

荣誉不就来了吗?

说不定还能进村志,被后辈一代代人所铭记。

所以,他们就把主意打到孙向阳的身上。

毕竟谁不知道孙向阳跟苏慧晚的关系?

那可是孙向阳的大姨子,是真正的一家人。

“行吧,我去借一下。”

孙向阳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的身上,也只能乖乖的答应。

“嗯,麻烦你了,回头大队出钱,多买点胶卷。”

有了第一次,后面就会有更多次。

这算盘打起来那叫一个叮当响。

过完年后,因为沙坪坝那边每天都要来双水湾挖窑洞,几乎全队老少妇女一起上,所以这段时间苏慧晚一直住在孙向阳家。

而白天,苏慧晚也会帮着陈书婷在学校里给那些孩子上课。

在学校这边找到苏慧晚,将目的说出来,苏慧晚不但立即答应,甚至还当起了摄影师,帮忙记录双水湾这个日子。

拍照的时候,大家表情都有些不自然,手脚也不知道该怎么摆,唯有那裂开的嘴,露出来的牙齿,透露着他们此刻的心情。

苏慧晚一连拍了很多张,有集体的,也有个人的,要不是老支书急忙叫停,估计苏慧晚还要拉出更多人来照相。

主要是这会拍照片太贵了,像县里照相馆,拍一张照片,并且洗出来,差不多一块钱,多洗一张加七毛钱。

而且如今的照片也都是黑白的。

刚刚苏慧晚每按一下,老支书心里就咯噔一声,虽然没有认真数,但粗粗估计,得有二三十张。

全部洗出来的话,得二三十块钱。

按照去年的工分算,足足一千個工分。

他不心疼才怪呢。

等拍完照片,随着鞭炮点燃,四辆拖拉机全部摇动起来,那戴着大红花的司机,熟练的启动拖拉机,只见黑烟滚滚,一辆接一辆的离开。

因为是第一次往炼焦厂送煤,所以孙恩国这个大队长亲自出马,上了第一辆拖拉机,站在车头跟车斗中间链接的位置。

孙建刚作为煤矿的会计,自然也少不了,然后每辆拖拉机都会爬上一个人。

等拖拉机摇摇晃晃的远去,直至连声音都听不到,众人才收回目光。

苏慧晚第一个离开,然后老支书才拉着孙向阳来到值班的屋子里,至于沙宏成,都不用人叫,屁颠屁颠的跟着。

“之前我看了看煤矿的统计,跟预计的差不多,每天基本稳定在十吨左右,从年初二到现在,挖了还不到一百吨煤,那四辆拖拉机真要敞开了拉,估计几天就拉完了,煤矿的产量还是太低了。”

坐下后,老支书便忍不住‘抱怨’起来。

“老支书,现在产量低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让人往外背,肯定不行,既然上半年就决定通电,那什么柴油发电机就没必要再买了,要不然买来也是浪费,反正咱们双水湾有那些剪纸画撑着,还有信用社账上那笔钱,也不缺钱。”

孙向阳知道老支书想要说什么。

就在前几天,当剪纸画曝出可以卖美元后,煤矿这边就有点坐不住了,大家只要一合计,就会发现,煤矿竟然还没剪纸画赚钱,这怎么能行?

一帮大老爷们,能输在一群老娘们的手里?

于是,孙恩光几人商量后,想要购买一些背篓,组织两支背煤队,负责往外背煤,增加产量。

现在煤矿的问题不是采不出煤来,而是运不出来。

光靠现在的柴油发电机,还有那只能拉动一辆矿车的绞车,产量实在有限。

每天能维持住十吨,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

不过孙恩光几人的提议直接就被孙向阳给否决。

短时间内,煤矿产量低点就低点,对他也好,对双水湾也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没必要非得去压榨大家,要是煤矿用不了这么多人,直接去挖窑洞好了,甚至去加强煤矿的安全防护,也比背那几篓子煤更有用。

“信用社账上的钱可都是贷款贷来的,不是咱们的。”

老支书忍不住纠正道。

在他的眼里,不管借还是贷,都要还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