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2章 冷静冷静(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萧罗其实真有些控制不住场面,看得左右之人皆有一些躁动的心态,唯有再劝:“非是我惧宋人,而是宋人如今实力较强,还需等朝廷援军到来,如此便可大获全胜!”

“老夫闻朝廷之命,带族中青壮来聚,家中还有长子留守,长子乃我乌古一族之传承,若是有失,如何是好?”说话的,是乌古部的素沽可汗。

相比而言,在场诸多部落中,乌古部算是实力最强的,他们与契丹人打了几辈子的仗,最后还是没打过契丹,臣服了契丹,乌古不仅游牧,还会渔猎,也出产好马,他们的地盘,其实就在大兴安岭边缘,既有山林,也有草原。

乌古曾经也是打遍周边无敌手,更北的茶扎剌之所以臣服契丹,就是昔日里乌古人帮着契丹人打下来的。

所以素沽可汗之语,分量很重,让萧罗连连挠头,萧罗只有再言:“素沽汗,若是出城一战,怕真是胜少败多,到时候实在是难以收拾啊……”

素沽摇头:“城内,十万之众,宋人不过五万,至于达旦与黑车子室韦,乃至谟葛失,他们虽受胁迫,必然不敢真与我等对敌,只待出击,岂能是胜少败多?再说,此河董城,有多少粮草?能吃几日?”

素沽说到了重点,河董城,本身就是小城,挤下十万人,已然挤得满满当当,而且这里,本就不是为十万人设计出来的城池,他只是辽人统治草原的一个重要据点而已,平常这里,最多就一两万辽人军队震慑各部,存的粮食也是以一两万军队规模来配给的,十万人在这里,还有马匹,那点存粮,真吃不了几天……

这是无解的,总不能从各部把羊群赶到城池里来当口粮,这不现实,一来没有地方再关羊了,二来,羊也是要吃饭的,十天半个月不吃饭,羊也都死了,冬天还好,死羊也能冻着,这春夏已至,死羊多放两天,就成了臭肉……

太多的羊进来,它不是口粮,反而是粮草的累赘,羊、马,它就只能放在草原上!

可以说,萧罗遇到的问题,很严重……

所有问题,其实萧罗都解决不了,他唯有说道:“上京留守、宋王殿下有命,命我等死守河董城,直到援军到了,才可出!”

上京临潢府留守,就是宋王耶律阿辇,皇帝耶律洪基的亲弟弟!

萧罗好话说尽,而今也只能把宋王搬出来镇压众人……

果然,萧罗一说这话,众人皆是沉默了起来……契丹大辽的威名,虽然连连减弱了几番,但,还是在的!

一场会议,终于是被萧罗镇住了。

而狄咏在做什么?

狄咏做的事情,不难猜,就是素沽等人担心的事情。

抓人!

从平民百姓,抓到王公贵族,狄咏甚至下令,谁抓到一个可汗亲眷,赏羊一千头!

时间,从不太急迫的状态,慢慢变得有些急迫了……

东边的斥候已经开始看到有不少援军开始进入临潢府了……

虽然还有上千里的距离,但这千里之遥,不比中原的千里之遥,因为这里的路,好走不少。

不论什么事情,都要有谋划,又一次军事会议中,狄咏开口:“不必再一部一部去劫掠,周遭附近,不论是萌古人,还是敌烈,亦或者乌古与茶扎剌,都要去,都抓个几千人回来,最近的敌烈与乌古,平民可以不抓了,主要缉拿其贵族之人……诸位照此办理,七天之后,大军皆归,聚在乔巴山以北!”

意思其实很简单,要最后解决问题了。

不能再拖沓!

众将得令,狄咏并不出去劫掠,而是带着中军先去乔巴山以北等候……

为何要在乔巴山以北聚集?因为要先行过河,胪朐河虽然不是大河,但也是河董城的天然屏障,不能真在河董城附近过河,容易被伏,主力大军必须在上游过河,再沿河而下……

这些细节,往往就是军事指挥的重点……看似没有什么很重要的意义,却往往决定了战略的成败。

如此来来去去,时间过得飞快……

草原之上,也有一队骑士在飞奔不止,他们没带多少粮草,只一心赶路,好在沿途而来,不论是谟葛失还是黑车子室韦,都已经名义上归附了狄咏,知道他们是宋军之后,都不敢为难,甚至主动给一些粮草资助,也主动派向导……

这一队人,就是种愕与五千党项米擒……

但有些消息,终究不胫而走,最先知道这个消息的是最南方的谟葛失人,因为谟葛失人在更南方的地区,又开始碰到了辽人游骑。

辽人重新夺得归化州,重新守住了入草原的隘口……草原宋人,已然是孤军深入,全无退路了……

谟葛失秃别里思汗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便也不知是什么心理,第一反应就是连忙派使者往南去,去归化,去见萧特末,去禀告草原上发生的事情,去告诉萧特末草原上宋军的动向……

作为一方小势力,永远都只能这般,两边都想做好人,两边都不想得罪……

在乔巴山以北等候各路劫掠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