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93章 军、政(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曹评、曹诱兄弟俩来了。

站在狄家老宅大厅前,躬身等候着。

兄弟二人还喃喃互谈,曹诱大喇喇说道:“兄长,咱们与狄相公都是自家人,用得着这么谨小慎微吗?还在厅前站着,咱们进去坐着等不行吗?”

曹评答道:“你就老实躬身站着等就是,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

“哎呀,狄相公乃是军汉出身,他最喜欢我这般舞刀弄枪的军汉……”曹诱还与兄长解释。

便是这兄弟二人,本也不同,曹评读书人,还读得挺不错,曹诱不是不读书,而是更多习练武艺。

要说这兄弟二人的老爹,那就更有意思了……名叫曹佾,曹佾是什么人呢?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有上洞八仙,什么吕洞宾啊,何仙姑啊,铁拐李啊,钟汉离,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

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八仙之一,叫作曹国舅。

这个曹国舅,就是兄弟二人的老爹曹佾。

这八仙,就是俗话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那个八仙。

当然,现实中,曹佾不是什么得道真仙,他就是一个喜欢修仙的国舅爷,修着修着,修挺好,自己后来也真云游四方去了,在民间传说里,他渐渐就成仙了。

这种事情,其实也很正常,比如民间传说里,包拯是谁呢?十殿阎罗之一,也就是阎罗王,所以故事里,包拯生前就能审问魂魄……

狄咏出来了,坐在大厅正中,呼唤着两位真仙之子:“二位进来说话!”

两位真仙之子进门见礼,拜见狄相公。

狄咏笑着说:“不必拘礼……”

曹诱大喜,连忙说道:“兄长,你看,我就说自家人嘛……”

曹评一脸无奈:“莫要放浪!”

狄咏看明白了,直接开口:“公善,可愿往太原讲武学堂去?”

“我愿!”曹诱二话没有,讲武学堂如今在京城里,那就不是一般地方,许多人去那里走一趟,不过几个月,出来就当官了,还都不是什么闲散官员。

什么?你说要打仗的?这曹诱无所谓,从小听的就是自家祖辈打仗如何大杀四方,意识里,打仗不过洒洒水的事,正儿八经得个文官出身,才是麻烦事。

解决了一个,另外一个了,狄咏看了看曹评,开口:“公正,不若,也往讲武学堂走一趟?”

狄咏显然在曹评这里犹豫了,曹评读书人,本想直接让他枢密院行走。

但想一想,又觉得这么干不合适,往后曹评啊,要想真有出息,那就不能这么直接往枢密院去,还得打仗,见一见血。

因为,狄咏心中,枢密院是要改革的。

怎么改?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枢密院往后,不再与其他衙门通官。

具体意思就是,枢密院的官,以后不能去其他衙门当官,其他衙门的官,以后也不能去枢密院当官。

这个意义很重大。

彻底把文武分开,别以为这是坏事,这其实是好事。这是分开了两个系统,以前,枢密院与朝廷其他衙门区别不大,今天你可以是三司的官员,可以是政事堂的官员,明天你就可以调到枢密院去当领导。

这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

直接导致军汉的领导,都是朝廷各个部门的文官,这也是武官在文官面前没有地位的原因之一。

因为,你一个武官,得靠文官吃饭,靠文官晋升,靠文官来求前程,那就谈不上什么地位了。

狄咏这么改革,说直白一点,就是往后啊,枢密院是枢密院,与其他部门的人事任命在再无瓜葛!

那么枢密院的官从哪里来呢?

这不就简单了吗?自然从军方来,或者从带兵打仗的人里来。而且,只要入了枢密院为官,一辈子就不可能再到其他衙门里当官,你就只能在枢密院里晋升,乃至退休。

那么,军政两个系统就分开了。

武官,再也不用去求文官了,也不用靠着文官吃饭,不用靠着文官升迁,你在自己系统里干好了,自然能升迁。

这也是给武官出身的人更多的机会进入朝廷高层。

当然,这里的文官武官,说的是职位,不在于你是否读书。因为往后,读书人这个身份,一定要模糊化,武官也可以是读书人。

这些,是要慢慢来的,从枢密院的系统改革开始。

显然,曹评不一定想去什么讲武学堂,他更想直接当个什么官,但狄咏已经如此说了,曹评又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唯有点点头:“愿往!”

狄咏点头:“好,那就这么说,你们回去收拾一下,去一趟枢密院报备,然后早些出发!”

兄弟二人躬身一礼,退了去。

解决了这件事,狄咏就往渭南郡王府去,上班!

王府那边,两个秘书早已到了,章楶与蔡确,也有一大帮差吏,准备了许多办公所需用品。

狄咏办公地点,就在大厅偏房,而大厅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