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6章 兵临燕京(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战争,还在继续。

大炮停了,大火起来了。

种愕带着静塞铁骑也冲起来了。

厮杀在继续,没有几个辽人跪地求饶。

辽人军汉之悍勇,可见一斑!

耶律乙辛早已不在将台,而是打马左右,撕心裂肺在喊:“冲出去,冲出去,往东去!”

败局已定,人力不可为。

宋人十几万,如排山倒海,无数宋人与辽人在营寨之内犬牙交错,无数宋人里三层外三层源源不断而来。

狄咏心善,看不得过于血腥的人间炼狱,从城楼慢慢走了下来,坐在一处城垛之口,李宪安排了茶水点心,一坐良久。

燕山山脉之南,山脚下,长青城前。

拓跋谅祚满身血污,一面是城池高墙,一面是燕山重峦,他真的被堵住了,辽人来得实在是快,快到拓跋谅祚都没来得及反应。

周遭万余人,多是拓跋部子弟,厮杀得惨不忍睹。

拓跋部,经此一役,怕是再也没有了党项八部之首的威势了……

旁人还在问:“郡王,怎么办啊?”

怎么办?

拓跋谅祚知道怎么办,他有一句话,投降,降了吧……

但他没有说出口,便是知道时机还未到,为何?

因为,这般厮杀之中,便是投降,也不知道找谁投降,便是下令,都不知道怎么下。

难道真就是一个下马往地上一跪?

前方的士卒还在拼杀,后方之人往地上一跪?

就算他拓跋谅祚跪了,周遭之人会不会跟着跪?

哪怕是往地上一跪,辽人铁骑冲过来,是否也是个顺手一刀枪?

“退,往燕山里退,上山,都上山,随我转头走!”拓跋谅祚也不多想了,先要活着,越多人活着越好,也要先稳住局势,稳住了,再说投降。

让辽人也知道是谁来投降,让辽人也有个正儿八经受降的机会。

拓跋谅祚也不多言,远方的山,打马就去,钻进山林里再说……

草原远方,李云龙与黄常正在飞奔……兴许……说他们是抱头鼠窜也是可以。

他们在辽人西南招讨司也就肆虐了片刻,乱杀了一通,乱抢了一通,只算是夺得了一些口粮补给,丝毫不敢停留,直往更北的草原而去……

李云龙早已憋得难受,骂骂咧咧:“真想回头与辽人一番血战,便看看谁更勇猛!”

黄常连忙去劝:“李将军啊,万万不可冲动,寻得白达旦才是正事!”

梁彦深也在一旁劝:“军令要紧,云龙兄,军令要紧!”

李云龙也是无奈,一面是狄相公军令,一面是皇家嫡长颍王身边,被人追得抱头鼠窜也无可奈何。

他却还是心中顺不过去,说道:“若非军令,某回头与这些辽狗一战,定能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狄谏也开口:“来日还有机会,来日定然还有机会。”

也是身后辽人,追得越来越紧,不为其他,李云龙在西南招讨司杀了不少他们的家眷,血海深仇,岂能不追?天涯海角也得追。

还是折克行与米擒真野那边最轻松,兜兜转转在跑,时不时入村入镇,劫得几个富户,装满粮袋。

大同之战,已然落幕,就如这天色,也是残阳。

可见这场大战厮杀之惨烈,整整打了一天。

辽人,跑脱的人,并不算少,至少了四五千人从各个方向冲了出去。

跑不脱的……也就跑不脱了……

战场在打扫,天气炎热,不论敌我,尸首都要收敛掩埋,否则会起大疫……

伤员要救,战利品要清算。

各自皆在忙碌,狄咏只在大同城内,并不出来。

种愕也来问:“恩相,要不要派骑兵往燕山那边去救援一番……”

狄咏点点头:“要救,待得歇息一下,吃点饭食,你麾下挑选万骑就去……”

种愕点点头,又问:“燕山那边最急,只在旦夕。倒是遵道与米擒那边不必过多担忧,他们只要知道了大同战罢,自然能转得归来。还是草原那边……也是……要不要……”

“草原不救!”狄咏答着,他知道种愕为什么问,因为那边有黄常,怕出意外。

种愕面色略有为难,想劝一语,那边不仅有黄常,也还有狄咏的弟弟狄谏。

狄咏继续说道:“此番大胜,不该过多分兵了,要救草原,必要派骑兵日夜兼程去赶,精锐不可分。此时此刻,大胜当前,当扩大战果,直往东去,攻城拔寨,兵临燕京!但有拖沓,反受其苦!”

“兵临燕京?”种愕有些愕。

这场战争,越来越超出想象了!

“嗯,兵临燕京,各方之事,皆解困也!”狄咏答着。

种愕此时才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只要有个兵临燕京的架势,在雄州对面的耶律仁先必然就会回援,雄州之困就解了,甚至还可以让苗继宣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