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18章 狄咏卖国(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河北,分两路,河北东路与河北西路,雄州属于河北东路。

雄州北边就是巨马河,这条河一直出口,出海口,就是后世的天津,也有名字叫作白沟河。

雄州河对岸不远,就是辽国归义城,昔日这里有一个守将叫作萧罗,就是萧特末的远房侄子,只是如今萧罗随着萧特末往西域去了。

五万辽军从燕京而下,其实拢共也不过百多里路,很近。

大军聚在归义城外,军情奏报,不断从苗继宣手中往东京与太原而去。

东京去的,自然就是报给朝廷,到太原的就是告诉狄咏实时的情况变化。

东京城不得多久,便也收到了奏报。

枢密使欧阳修拿着奏报满身大汗奔向皇城,另外一边政事堂的相公也知会了一声。

御书房内,曹太后,皇帝赵曙,相公富弼与曾公亮,都在听欧阳修说着奏报之事。

赵曙已然大急:“怎么回事?怎么辽人就往边境聚兵了?是何道理?有何分说?”

欧阳修抹着头上的汗水答着:“说是……说是那榷场不该关,说是如此背盟了……”

赵曙闻言立马答道:“那就把榷场开起来就是,这有何难?些许小事,岂用得如此大军陈于边境?”

曹太后也点着头:“那就去信子道,让他把四个榷场开起来,莫要惹得兄弟之邦如此刀兵相见!”

富弼是个老外交,微微皱眉:“太后,陛下,怕此事没有这般简单,若真为榷场之事,岂能如此大动干戈?此般,必然就是那辽人又想得些什么好处……榷场不过就是一个说辞,一个借口罢了。”

还是老相公富弼有经验,他是正儿八经出使过大辽的,也是因为辽人陈兵边境,也是在他手中,把岁币翻了一倍。

也正是有在辽国斡旋的经验,富弼才怀疑其中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富弼一开口,曾公亮也皱眉在思索,问了一语:“那辽人此般,到底是想要什么好处?”

富弼脱口而出:“银钱布帛罢了……”

“莫不他们又想把废除的岁币给要回去?”这是皇帝问的,因为他就怀疑狄咏能废除岁币,其中肯定有什么猫腻,这不,猫腻来了……虽然不知道其中具体,但肯定是有问题在其中。

曹太后闻言,怒而一语:“不给!说什么也不能给,此乃先帝心心念念之遗愿!岂可反复!”

欧阳修急了,因为他是枢密院使,真要打仗,他下意识就心虚,问:“诸位,可有应对之策,子道远在太原,要不要问问他?”

曹太后直接一语:“子道必然也如朕之所想,他必然也是不允的,这岁币已然废除,就不可反复!”

曹太后态度很坚定,要问为什么,其实还真就是先帝遗愿这件事,老皇帝死的时候,其实一直都在做这件事、也在说这件事,曹太后听了许多次。

还有一点,那就是曹太后本就是军将之女,骨子里也是泼辣性子,性格态度上,没有那么多妥协的想法。

皇帝赵曙,以为其中有某一方面的猫腻,以为是狄咏与辽人私下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听得皇后之语,也说道:“如果辽人是要岁币,必然不给他!”

曾公亮听得两人之言,点头说道:“要不,快马去问问小狄相公,待小狄相公一个定夺,给有给的办法,不给有不给的应对,若是真要有刀兵对峙之事,也当是小狄相公指挥调度定夺,小狄相公本就在太原,河东去河北,倒也近……”

富弼点着头:“是啊,有小狄相公坐镇河北,当是出不得什么大问题……”

欧阳修闻言大喜:“对对对,便让子道在河东河北,便宜行事!”

只有皇帝皱眉,因为他……觉得狄咏要卖国!不是怀疑,而是真的如此认为。究其原因,那就是狄咏与辽人交换了什么利益,才让辽人答应废除岁币之事。

这也是皇帝与文彦博两人反复商量猜测的结果,文彦博笃定非常的结论!

所以赵曙说道:“兹事体大,当以朝堂上下商议决定,岂能由一人便宜行事,万一真打起来了,该如何是好?”

欧阳修连忙劝谏:“陛下,这般事,子道向来处置得当,他两番使辽,皆无差错,他本也是朝堂宰相,与他便宜行事,当是万无一失的……真要说兵事,老臣这个枢密使,反倒差得子道甚远,不说老臣,就说满朝文武,又有何人比得上子道?”

皇帝没有援手,又不能出口去说狄咏要卖国,唯有看向富弼,问道:“富相公以为呢?”

为何问富弼?

因为在皇帝的认知里,如富弼这种老相公,必然不会是狄咏的人,或者说不是那种以狄咏马首是瞻的人,因为富弼资格太老,他身居高位的时候,狄咏连根毛都还不算。

比起来,曾公亮在皇帝这里,其实就贴上了狄咏的标签,因为曾公亮事事都听狄咏的。

却没想到,富弼说道:“老臣以为,欧阳相公所言,有道理,咱们在东京,不论书信多快,依旧不能了解边境详细,辽人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