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6章 为师欲起大战,与辽国开战(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宴席散去,赵仲针如今越发谨守弟子之礼,得先把狄咏送回房间,再自己回去睡觉。

狄咏自然不会让赵仲针回去睡觉,把人留下来了。

赵仲针进屋落座,还问:“老师有何教诲?”

“此番回京之后,为师欲起大战,与辽国开战!”狄咏直接说道。

“什么……”赵仲针屁股从座位上弹了起来,立马又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躬身:“学生只是惊住了一下,老师恕罪,学生是想,这……与辽开战,如此仓促急切,怕是……”

“怕是什么?”狄咏问道。

“哦……也没什么,想来老师心中定然有一番道理,学生恭听就是……”赵仲针如今,对狄咏之信任,那也是无以复加的。

狄咏点点头,很满意赵仲针这番话,说道:“道理很简单,辽人出兵西域多日了,西域不能让辽人占了去,但以河西之兵,又实难与辽人在西域争锋,所以行围魏救赵之法,在宋辽边境与辽人开战,辽人大军自然就回了……如此,西域就不会落入辽国之手。”

“这……”赵仲针接受这个道理,但还觉得这个道理其实不够,与辽国开战,那是天大的事,甚至是天塌的事,这点道理,多少还是不够的。

如今的赵仲针想要西域吗?肯定想,梦寐以求的想。但没有西域,大宋还是大宋,与辽国开战,大宋立马就会面对可能倾颓之危机。

为什么狄咏觉得这个道理就足够了呢?因为赵仲针没有狄咏那般历史的长远视野。

除非赵仲针认为大宋准备好了,准备好了与辽国开战的一切准备。否则,与辽国开战,那就是在吓人!

狄咏也知道这种情况,也知道这个道理说服不了别人,不仅是赵仲针,还包括朝堂上下所有人。

但狄咏必须要说服赵仲针,狄咏只要真正大权在握了,可以一意孤行,但必须要说服赵仲针与他一起一意孤行。

所以狄咏说道:“仲针啊,如今辽国之局面,你最清楚不过,辽天子接下来就要清洗南院军将,必然引得许多人愤愤不平,也会引起南院军队人心动荡,此时开战,时机难得。”

赵仲针点着头,表示认可这个理由,但这理由还是不够,说道:“老师,一旦开战,必然旷日持久……怕是……长久来看,胜负……”

“为师早已为此战准备了大杀器,两三千斤重的火炮,可把十几斤的弹丸发射出几里之遥,威力巨大。此时此刻,已然有了一百门之多,这就是为师为宋辽之战准备多时的杀手锏,破城池如探囊取物,你之前问过为师有没有快速破城之法,这就是!”狄咏得让赵仲针看到战争胜利的可能性。

“哦,那……这般大杀器,从未听闻啊,两三千斤重的炮?发射十几斤重的弹丸,如此火器,也着实是骇人听闻……”赵仲针心中定了定,只要从狄咏口中听到战争胜利的些许保障,他就立马镇定不少。

“京中就有一门,回去就让你见识见识。其余的,都在江南,水路运来,极快!”狄咏不说说假,也知道,让赵仲针见识一下大火炮的威力之后,也能让赵仲针信心更足。

“只是……只是……学生是想,就算开战初时,连胜几阵……待得辽人稳住阵脚,终究还是旷日持久……”赵仲针哪怕对胜利有点信心,却依旧知道后面的事情才是麻烦事。

辽不是西夏,西夏别看地盘也不小,但西夏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土大多都是沙漠戈壁,聚居之处,不过黄河之边,西夏没有什么战略纵深。

辽国就不一样了,战略纵深极广!一旦开战,哪怕连胜几番,待得辽国缓过劲来,稳住局势,源源不断的军队聚集而来,这仗,那就不知道要打到猴年马月了,胜负之间,难以言说。

其实赵仲针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到,那就是如今大宋,并没有多少堪战之兵。哪怕是要开战,狄咏也得从西北把军队调过来,这事倒是不难,但西北一线精锐部队,其实也不多,哪怕狄咏数次扩充,也不过几万之数,不到十万。

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如今宋人得了西夏之地,其实也代表辽人若是与宋开战,是可以两线出击的,从草原中心直奔宁夏府。

所以宁夏府战线,也得留兵马守卫,被动守城,也得至少留三四万精锐,再加厢军辅兵青壮,才可保稳妥。

所以西北能调过来的兵马,只在四五万之数,其中静塞军骑兵,调来三万人,加步卒两万人。如今静塞军,一共不过五万人,一人两三匹马的配置。

这还是这两年狄咏与王韶经营得当的结果!

辽人有多少兵马,不算北院,就说燕云南院,正规军就有二十万左右,北院人马,号称有三十万铁骑,其实早已没有这么多,但十万左右肯定是有的,一旦真的动员,肯定更多。

当然,萧特末肯定已经带走了不少。

但就算是面对二十万南院兵马,狄咏五万人,账面数据上其实差距很大,边境沿线,其实也有十几二十万的宋军,但这些宋军,狄咏是一点都不指望的,除了赵滋这般的少数军将麾下,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