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8章 天机不可泄露(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老师,辽与咱们大宋,到底有哪里不同?”赵仲针这个问题里,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他是知道历史的,几十年前的历史,知道宋与辽打仗,吃亏多,得利少。

虽然宋人为了面子,从不直白去说,但那句直白话,其实就是打不赢。

赵仲针想搞清楚,为什么就打不赢?

狄咏没直接答,只道:“明天就过境了,仲针你自己去看,亲眼看看辽国到底与咱们大宋有何不同……”

赵仲针忽然莫名有些心虚,这种心虚,是他几代赵家人的“基因”里传承下来的,这个“基因”就是面对辽国就不自信,就心虚。

所以心虚的赵仲针忽然问道:“老师,此番咱们出使,是要与辽人订立一个新的盟约,不包含岁币的盟约,那辽人能答应吗?辽人若是不答应可怎么办?”

依旧是不自信,觉得这件事做不成。

带赵仲针出来走这一趟,狄咏其实考虑很多,比如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治疗一下宋朝皇帝的软骨病,也就是要解决赵仲针这种莫名的心虚不自信,要让这个未来的皇帝在面对辽国的时候,自信起来。

怎么让赵仲针真正的认为辽人不过如此!

那就是亲自带着赵仲针,把重新订立盟约这件事彻底办成,让赵仲针亲眼看着,辽人不过如此!

这一切,依旧还是为了战争服务。

如果狄咏如今忽然与所有人说要与辽国开战,只怕满场皆惊,都得吓坏了。别说此时的赵仲针,就算仁宗皇帝还活着,那也得吓坏了。

仁宗皇帝之所以会认可狄咏的想法,拖着岁币不给,是因为这件事在可控范围之内,只是在试探辽人底线,如果真会发展到全面开战的地步,大不了再给他就是。

仁宗皇帝,从未想过与辽人开战。

若是不解决这种心态问题,哪怕将来,狄咏就算故技重施,还搞与西夏开战的那一套,也不可能得到以前的那种效果。

为什么?因为宋人不怕西夏,面对西夏没有心理上的劣势,所以整体氛围上,并不认怂。所以狄咏昔日之策,能成功。

但同样的计策用在辽人身上,那就成功不了,为何?因为宋人会认怂,这种认怂,是从上至下的,从皇帝到朝臣,再到军将……都有这种心态上的劣势。

所以,赵仲针的心态,面对辽国的心态,很重要!

就如他刚才问的话语,如果辽人不答应怎么办?他就是在心虚!

狄咏笑着,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答道:“仲针啊,你不必担忧,辽人会答应的!”

赵仲针还想问,问辽人为何就会答应。

狄咏却摆摆手:“不必再问了,明日过境,到燕京也不远,你自看着!”

赵仲针期待不已,他真想看看这位老师到底会有什么手段让辽人答应这件事。

赵滋在旁听了许久,他才知道狄咏此次出使的目的,也惊讶不已,也想不通,看着狄咏,他也搞不明白为何狄咏就这么自信,可以把延续了几十年的盟约给改了。

要说憋屈,其实绝大多数人并不能感受到这个盟约真正憋屈之处,不就是一年给辽人一点小钱……

但赵滋是能深刻体会到这份憋屈的,因为每年岁币,都会通过这里,通过赵滋的手,交给辽人。

赵滋每年都得面对那些来拿钱的辽人颐指气使、趾高气扬的态度,人家甚至会当面点检,时而发难,钱币成色不好,锦帛做工有差……

赵滋每次都得陪尽了脸色,说尽了好话……不然又是他办事不力的罪责。

他是悍勇军将出身,岂是做这种事的人?奈何他真就做了许多年了。

赵滋忍不住问了一语:“小狄相公真有把握废除岁币之事?”

狄咏倒是意外赵滋忽然插话来问,看了看赵滋,点头答着:“此事必成!”

赵滋听得这个答案,有些激动,激动之语不知道怎么说,也无法去表达,只道:“那下官祝小狄相公一切顺利……”

狄咏不免多关注了赵滋几眼,忽然也莫名其妙问了一语:“想来赵知州与辽人打交道不少,你说,哪一日若是宋辽再起战端,胜负几何啊?”

赵滋愣了愣,看向他心中知道的那位皇长子。

赵仲针也问:“老师缘何忽然问起这个?”

狄咏不答,只说:“想听听赵知州所见所想,赵知州最了解辽人,如此,也是知己知彼。”

赵仲针点点头,他倒是忽然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带有一种倾向性的期待,想听到一个比较好的答案。

却是赵滋吞了吞口水,看了两人几番,才答:“小狄相公,下官说句真话?”

“说来……”狄咏笑着,好似闲聊。

“那下官就说了,胜少败多……”赵滋答着,他其实心里反复了几番,是说句好听话呢?还是说句真话呢?好听话自是当面皆大欢喜。

但赵滋也怕,当面小狄相公如今在朝堂掌权,皇长子未来十有八九是皇帝,如果给他们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