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3章 太后如何说?(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延福宫内,太后其实也有些局促不安……

只有狄咏来的时候,太后才会立马安心下来,显然狄咏才是太后的主心骨。

就如历史上,让曹太后一个女子去与朝堂一众老狐狸争夺,败下了阵来显然也是迟早的事。

两人相见,曹太后迫不及待开口:“子道啊,今日韩相公在朝堂上那般,显然是对朕临朝之事有意见,这可如何是好?”

狄咏能理解曹太后,毕竟曹太后以往并不曾参与过任何朝政之事,而且曹太后也并非出身士大夫家族,也就是说曹太后在朝堂上其实是没有什么根基的,真就是纯孤家寡人。

而今显然情况好很多,曹太后至少还有狄咏可以倚靠,而且狄咏显然也可靠。

“太后不必担忧,臣今日来,就是为了此事……”狄咏显然心中大计已定,甚至细节都有想好。

“子道啊,朕虽然不通什么朝政,但朕也知道,官家如今是在示弱,是在以退为进,如此,反倒显得朕不通人情了,反倒显得是朕……”曹太后还真什么都明白,智商情商绝对不低。

狄咏也点着头:“太后所言不差,苦肉计也,着实不好防范,但臣有一策,可破此法……”

“快说来,子道啊,朕如今无人可依,唯有你了,也唯有你如此忠孝,先皇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情,就是对你百般提携抬举,还把徽柔也嫁给了你,否则……唉……且看看今日,先皇一去,留得我们这些人……却又如何自处……”

曹太后说着话语,却又不自觉潸然泪下……

“太后不必如此,先帝心中,必然也是想了这些后事的,否则也不会如此抬举臣。如今之局,想来先帝其实也有预料……”狄咏这是在给太后信心,仁宗生前肯定是有预料的,但如今之局,显然不是仁宗愿意看到的。

但狄咏非要这么说,反的也得说成正的。

曹太后闻言心中一想,连连点头:“对对,你说得对,是这个道理,否则先帝怎么不把大宝之物直接交于太子呢?你如此一说,朕便也想通了,先帝定然也曾担忧许多,所以才未把大宝之物直接交于太子,如此,便是给朕留一个倚仗……”

狄咏这一番明示暗示,效果奇佳。

太后连忙又道:“你说说,快说说,如何应对韩相公……”

“太后,明日临朝,不论发生什么,太后只需要把带着大宝到大殿,放下大宝就走,如此即可!”

狄咏,要玩真正的苦肉计了,你苦肉计,你以退为进,我他妈也来个苦肉计,就看看谁的苦肉计更“苦肉”,看看谁更能博得旁人同情。

倒是曹太后一听,心中大急:“这怎么能行,这不会就是把大宝之物直接交出去了吗?朕若无了这些东西,那便是再也无有倚仗了……”

“太后勿忧,臣之意,大宝自然是要给出去的,但也不能全给,而且最重要的不能给,就是要做一个态度给满朝百官看看……”狄咏显然不是乱来。

“那,给哪几方呢?”太后心思稳住了。

“众多大宝之中,两方最为重要,一方为先帝所制,皇帝钦崇国祀之宝,还有一方为后周所制,皇帝承天受命之宝,此两方大印,不可交出。其他的,随便挑两方,比如大宋受命之宝,皇帝承天受命之宝,此两方,明日太后带着,留在朝堂上,留下就走即可……”

狄咏之意,很简单,得留一个后手,留一个可以令出两门的后手,这个后手就是太后来日真正可以临朝的倚仗。

此时交出两方大印,其实也就够赵曙用了……

不是要示弱吗?不是要以退为进吗?就看看谁退得更多,谁更弱?皇帝与太后比起来,狄咏与韩琦比起来,观感上,谁弱?

“好,如此甚好,如此,朕……心中也能安……”曹太后这一语,显然也暴露的她真实的内心,她终究不是狄咏这般腹黑之辈。

她拿着皇帝之宝不给皇帝,其实她内心也是有负罪感的,这女子,还是心善了些……不过也正常,世间就是有许多这样的人,不论什么原因,但凡做了对别人不太好的事情,就总会惴惴不安。

如此,算是说好了,其实把大印给皇帝,那也是狄咏的手段,皇帝赵曙拿了大印之后,那自然就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再无掣肘,就会干傻事。

所以狄咏得拱火……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也是一箭双雕的事情。

皇帝大宝,什么宝不宝的……这个时代的人,最大的错觉,就是真的以为皇帝的权力,来自这几方石头刻出来的东西。

特别是韩琦之流,早已忘记了权力真正的来源是拳头,是力量!而这些东西,正是这些宰相们早已看不起看不上的泥腿子……

对于狄咏而言,其实有更简单的夺权之法,只是那般法子后果很麻烦。

所以狄咏需要第一步,占住大义,再动手,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在这个借口之下,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从太后那里出来,狄咏又去了一趟欧阳修那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