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2章 政坛常青(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皇家四海钱庄里,孙之文正在与王安石交割钱款。

狄咏也是知道这事,所以趁此时候到的钱庄里。

王安石自然是代表朝廷来还钱的,不过也是先还一部分,因为西北的钱陆续在运,并未全部运来。

说来说去,还是狄咏左手转右手。西北的钱,那也是狄咏抢来的,甚至是狄咏“亲手”把那些财物换成的钱,李宪总管这事。

但终究公私要分明,朝廷的就是朝廷的,钱庄的就是钱庄的。其中还有一些灰色地带,西北还有许多土地与财物,也是狄咏可以自己处置的,只要不往自己口袋里捞,甚至都可以由狄咏来处置。

暂时而言,还没有人说这个问题。

孙之文与王安石忙的事,那自然是先要连本带利去算,然后公文来去交割。

两人工作,狄咏也未打扰,待得两人忙得差不多了,狄咏才派人去账房里知会。

三司度支判官王安石立马到得前厅来见:“小狄相公啊,你可忙啊,我早已派人去你家下了帖子,竟然不见回信……”

狄咏还真不知道这事,家中帖子堆成山了,便道:“子道,称一声子道即可,介甫兄,咱们之间,何必如此,当论私交……”

王安石哈哈一笑:“旁人要与我论私交,那我定然不快,便觉得此人定有所图,倒是小狄相公要与我论私交,当真荣幸之至!子道就子道……”

王安石,还真就是一个不太近人情的人,又臭又硬之辈。

也是狄咏光环太大,如此功勋在身,枢相高位,还是胡子亲传衣钵,要与王安石论私交,那还真是此时王安石的荣幸。

还有一点,那就是王安石与狄咏,显然真有私交,几番共事。

狄咏也在笑,请王安石落座,开口:“介甫兄,这钱财交割,可还方便……”

王安石摇着头:“繁琐非常,诶……倒也不知西北运回京要运到几时,三司清点也是费时费力,却又一钱也不能错,又得往钱庄里运,还得押送,虽是小事吧,却也忙得我团团转……”

狄咏也摇着头:“天下钱粮,皆是如此运转,还当真是费时费力,还耗费钱粮,麻烦得紧啊……”

王安石何等聪明,一听这话,心中便知狄咏话里有话,笑道:“子道何不直言?”

狄咏也不客气:“介甫兄为度支判官,可有想过……让三司也在钱庄里开个户头?就好比此番三司还钱之事,只要在延安府的钱庄分店把钱存入了,转运衙门只需把存款的汇票折子送到京城里,把折子交给孙之文,如此交割,岂不方便许多?不仅省时省力,还少了押运耗费……其他事情,皆由钱庄代劳,收取一些汇兑费用即可。”

狄咏这是要给钱庄弄来一个大客户,天下最大的客户,三司衙门。

只要三司衙门用了一次钱庄,那就会用第二次,将来,朝廷的钱,皆走钱庄汇兑,那这生意可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别看押运一次,钱庄兴许会亏一些。但只要大量汇兑,钱庄甚至都不用押运了,比如从杭州往钱庄汇兑一百万贯,钱其实可以不必流动押运,因为京城钱庄里有这么多钱,直接给朝廷就是,杭州的钱直接存在杭州钱庄即可。

这就等于白赚了一个手续费。

甚至将来,朝廷的钱也可以不必真金白银给出去,就当一个数字存在钱庄,因为朝廷的钱也是要花出去的,还是分成各种小金额花出去的。

也就是说,比如朝廷账面有几百万贯在钱庄,划十万贯给河东某州府救灾,账册上交割即可,河东的转运使衙门直接在河东钱庄取钱就是。也不必从京城里押运过去,也不用给那么多现钱给朝廷。

钱庄押运,只在于大账面上的管控,哪里分店缺钱了,就往哪里运一点。这手续费可就赚翻了。

若是大商户,乃至百姓,都信任钱庄了,都把一部分钱存入钱庄。那钱这个东西,就都成了钱庄的一个账目来去……

这就是狄咏的最终目的。若是能到达这一步,发行纸币的时机就彻底成熟了。

其实纸币,就是这个账目的进化形态。连记名这件事都省略了,不记名存折,就是纸币。

所以,狄咏需要努力说服王安石。

王安石闻言,其实也在思考,思考了一会,说道:“子道这办法,自是极好,你一说,我也心动非常,但这事,非我一个度支判官可以决定,还得回去禀报三司相公张方平……”

如今的三司使是张方平,这家伙,狄咏不太熟。

“好,有劳介甫兄回去禀报商议,也是小事,后续还有许多钱要从西北运到京城,便是走钱庄的话,连点数这件事都给三司省了,八百多万贯钱,一分不差点出来,那也麻烦得紧……”狄咏加一点说服力。

“那是那是,若是张相公应允了,那可不知省了我多少事,也能省了三司不少花费,子道放心,此事应当问题不大,本也是小事而已,张相公兴许也不一定当回事……终究是我来操办的……”王安石点着头。

这话王安石也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