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章 我的师兄很稳健(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要说这些文人士子,其实也难,本地且不说,这些外地士子聚在京中,还要时不时花费巨资参加什么诗会,说白了还一条,那就是人脉关系,跑路子的。

古代文人圈,最重要的就是圈子,谁是谁的学生,谁是谁的同窗,谁是谁的好友,这些都是圈子路子,考不上进士的,得要人脉路子,将来可以谋个一官半职也正常,宋朝还是可以推举做官的。

考得上进士的,那就更要人脉路子了,不然……也容易白考了一个进士。

所以门口进来之人,能得如此待遇,显然不是一般人。

狄咏虽然没有围上去,却也不自觉踮起脚尖去看,看看是谁比他的面子还要大。

一个三十三四岁的中年文人,左右各带一个年轻一点的文人,还别说,三人长得还有点相像。

便听人见礼:“曾先生今日如何有暇到樊楼来了?今日巧遇,当真幸会幸会……”

“曾先生这边请,这边请!”

“曾先生头前坐,能与曾先生今日同席,实乃人生大幸!”

……

曾先生?哪个曾先生?

什么曾先生?

曾巩?

狄咏在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除了韩愈、柳宗元二人是唐朝的以外。

其他六个都是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而且,宋朝这六个人,皆在仁宗这一时期,这不,欧阳修已经是狄咏的座师了。

看来真是曾巩了,不然还能有哪个曾先生?曾巩也是大族出身,祖父当过户部侍郎,父亲也是不低的官职。

曾巩自己也争气,自小聪慧,才名远播,更是太学魁首,还在当学生就给欧阳修与朝廷频频上书,那家伙,就是学霸中的战斗机,来日中个进士什么,那基本上就是探囊取物。

狄咏坐了下来,他在犹豫,犹豫自己要不要也上前去见个礼。

不是狄咏要攀附什么……

而是因为,曾巩特么的也是欧阳修的弟子,比狄咏早入门十多年。

也就是说,曾巩是狄咏的师兄。

你说这头不头疼?

见到师兄了怎么办?

是上去拱手躬身一个大礼呢?还是假装没有看到?

哦,对,他妈的,假装不认识最好,谁叫老子狄咏是粗鄙军汉门户,没见过世面也正常,老子知道谁是什么曾先生?老子又哪里知道哪个曾先生是哪个欧阳先生的弟子?

想定之后,狄咏抬杯:“杨指挥使,请饮此杯!”

杨得忠闻言一愣:“大哥,你可莫要折煞了小弟,小弟在大哥面前算个什么指挥使。”

“杨指挥使,莫要如此客套,吃酒吃酒!”狄咏连连在敬。

“大哥,折煞我也,折煞我也!”杨得忠连连躬身。

“雷都头,一并来饮!”狄咏转头又喊雷达。

“哦,好!”雷都头比较愣,起身上前,一饮而尽。

“小弟当连饮三杯!”杨得忠吨吨吨三杯下肚,算是无妄之灾。

对面曾巩三人在新一轮众星拱月之下落座了,落座最最最头前,曾巩倒是一个平和之人,不显一点骄傲姿态,与人和善非常,礼节周到不说,还颇有文雅之气。

曾巩就是那种一看就知道之人是个君子人物,就是长相并不出众。

然后事情就到了狄咏这里了,有人忽然开口:“诶,狄兄岂不……对对对,狄兄狄兄,还不速速来拜见师兄?”

“对对对,许是还未见过面,当面不识同门,狄兄快快来见。”

是你们叫我去的啊,不是我自己主动凑上去的……狄咏心中大概有如此想法,然后起身往对面走去。

对面曾巩也纳了闷,不过也能回神,狄,同门,长得如此一表人才,不是刚刚拜入同门的狄咏还能是谁?

曾巩也起了身,面色带笑,稍作等候。

“……某狄咏,见过师兄。”狄咏开口见的犹豫,不是他怯场,而是他没有想好自称。

小弟?不合适,显得自己平白丢了脸面。学生?那更不合适,同门同辈,岂能称学生。在下?显得又生份了,有拒人千里的感觉。

某,合适,这是武夫比较正常的自称,只是在这种场合略显粗鄙。

曾巩闻言也是意外,这个师弟,有点……妙了,哪有士子自称“某”的?在这种场合,这不是自己不给自己面子嘛?

“今日倒也巧,我兄弟三人刚好作了伴,便想找个地方闲坐消遣饮几杯,却不想碰到了狄师弟,可来同席?”曾巩倒是对狄咏没有什么不待见,一来是狄咏有文才,二来就是狄咏真的长得漂亮,这个时代,长得漂亮就是有这点优待。

狄咏倒也不矫情了,这反正是曾巩邀请的,不是他贴上去的,几步上前,一屁股坐到旁边。

曾巩旁边,其实还坐了他的两个弟弟,堂兄弟,这就是三人长得像的原因。一个叫曾牟,一个叫曾布。这兄弟三人可了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