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4章 互有伤亡,主犯已死(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这事不简单吧……

王韶坐在衙门里想,他不过刚刚上任杭州推官之职不久,但他可不是真职场小白,家中也是一地名望,如今已然二十七八岁,思想早已成熟起来。

杀人这种事,无外乎一个动机,这事情的蹊跷之处一目了然,动机也就了然起来,不外乎利益争夺。

那到底是这些人阻挡了谁的利益呢?

这么多人,区区小利益,还真不至于,那一定是大事大利益。

这就不能多想了……

一多想,王韶就不自觉的想到了最近借贷之事,这些事是不可能不联系在一起的……

官府在借贷,四海钱庄也在借贷,为这些事,频频发生冲突,官府里也有许多人来告状报案,卷宗一大堆。

官府,王知州……

杀人?

还是四海钱庄,老师?

杀人?

这他妈的,王韶眉头皱得舒展不了……

王安石与狄咏放在一起一比,便是无论如何,这事也多半不是王安石干的,王安石看起来也没干这事的能力!

王韶起身,往狄咏家中而去。

见得狄咏,也是麻烦,真不知如何开口去问……

便也是一副愁眉不展欲言又止的模样。

还是狄咏开口:“子纯何事而来?”

王韶犹犹豫豫:“嗯,老师,近来……”

又沉默了……

狄咏微微闭眼,其实心中了然,只在一个决定,是与这学生直白一语呢?还是就当做无事发生……

王韶,终究也是这大宋朝的士大夫,观念之上,终究偏向保守,行事准则,也都是那一套。

狄咏的行事办法,显然就早已不是那一套了。

是让这学生心中一直有这么一个疑惑不解,七想八想。

还是慢慢以自己的行事方式去影响一下这个学生?

王韶忽然又开口了:“老师,近来杭州城内不太平……这个……”

“杀人之事?”狄咏直接一语。

“呃……”王韶闻言一愣。

“你要问便问,死的皆是欺压良善作奸犯科之徒,死便死了,倒也太平……”狄咏答着。

这还要问?就是这一语,王韶心中已然笃定。却是心中大受冲击,还能有这么行事的官员?

王韶看着狄咏,震惊之色就在脸上,他来的时候,显然有所怀疑,但不敢置信。

主要是这些案件,太过有相似之处,一伙人,在杭州,几乎同时杀了这么多头面好汉,这些好汉可也不是人人拿捏的,麾下也是有人手护卫的。

这杭州城,除了狄咏这般人物,还有谁有这种能力去完成这么一件事?

这般,便是真错不了了……

王韶支支吾吾问了一语:“老师……缘何要……如此行事?”

“雷霆手段,既快又准,若是治太平,便徐徐图之,若是治乱事,便是直取要害!”狄咏也不藏着掖着,说出了自己的道理。

王韶陷入了沉默,官,原来还可以这么当?

有一种疑惑不解!

狄咏接着说:“没有人能超越律法,此乃为官之道也,乃君子之道也。”

王韶连连点头,这话才是他的价值观。

“但,没有人能欺压盘剥百姓,此亦为官之道也!万事万物,求无愧于心!”狄咏又道,其实就是在告诉王韶,做官,政治,妇人之仁没用,恪守本分也没用。

不论是同僚之间的政治,还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死板肯定是不行的,就得直取要害,就得心狠手辣!

王韶听着,想着,并未表达什么……

“此事啊,立竿见影,我宋之天下,仁德以治,何以流民遍地?何以四处盗匪横行?何以年年有那揭竿而起之乱?百姓失产也!百姓为何会失产业,盘剥而已。你道这些街面人物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去放贷?满城大户,何以今年田亩一百顷,明年就能置办二百顷?如此以往,田亩皆拢大户之手,失产之民,何以为生?这天下,还何以为继?”

与王韶这种人说道理,就得真说点道理,说点核心道理。土地兼并,永远的问题所在,为什么土地能这么轻易就兼并了?为何所有土地都往大户聚集?普通百姓难道都傻?没事就把自家的地给卖了?

那些大户都傻?还真能不顾自己家门的名声?去强买强卖?

这一套操作,狄咏也就说清楚了。

斩断其中一环,狄咏虽然不是无私到要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那也顺带手的解决了一些问题。

为什么狄咏开钱庄,到如今都纳不到多少储蓄?因为大户的钱,有更好的去处。为什么狄咏一说钱庄之事,那些大户只是担忧靠谱与否。但一说到要低息借贷,那谢松便说就算有一千万贯往外放也赚不到什么钱?

因为人家有对比。这些人在狄咏面前,看起来都热情非常,那是因为狄咏身份在此,人家愿意给狄咏一笔钱,绝大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