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2章 像那么回事(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杭州城南不远,有一地叫作钱塘,钱塘江之名,钱塘江最出名的是在中秋左右有大潮,仿佛海水倒灌一般,就像是潮水一路从海上倒灌进江中,浪击堤岸,能有几仗之高,以为奇观。

每每有这般奇观之时,观潮者,人山人海,千百年后依旧如此,只是如今中秋还早……

狄咏站在钱塘江边,也在可惜:“来得不是时候啊!”

马义山一旁答道:“大哥可是想观潮?”

狄咏点着头……

“过几个月再来即可!”马义山也知道文人骚客,喜欢这些。

狄咏倒也不纠结,问道:“来了吗?”

马义山远眺几番,看到了一群由远及近的声音,答道:“似来了,不少人,可能有二三百号!”

“那真不少!”狄咏其实是面向江面,背对来路,甚至都没有转头去看到底是不是来了二三百号。

没啥,今日,风雨楼约斗钱塘帮!

杭州这里,钱塘帮势大非常,钱塘帮之所以势大,倒也不全是放高利贷所致,钱塘帮的营生很多,贩卖私盐乃是重头,因为但凡海边,都少不了煮盐这个业务。

其次也跑船,江船海船都跑,在这个时代跑船其实不鲜见,但跑海船就多少就有点少见了,而且,跑海船,往往与走私脱不了关系。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宋朝海船走私这种事,可不仅仅是走私什么茶叶绸缎瓷器,还能走私粮食铁器,走私到哪里?辽国!

福建泉州那边,这么干的人也不少,甚至许多胡番商人也在大宋的海岸线上做这般营生,这用大宋的话语来说,就叫作里通外国。

所以,钱塘帮,是真的势大。

势大到什么地步的,前文说过一个故事,苏轼在杭州当官的时候,大过年,就抓了上百人到衙门里严刑拷打,这些人多是私盐贩子。

风雨楼来了,猛龙要过江,江湖规矩,派人往钱塘帮拜码头,下了拜帖,语气不善,自然惹人大怒。

这不,双方你来我往骂战几番,然后动手几番,接着,就大规模约战了。

今日,小狄相公今日来观战!

不过小狄相公倒也懒得动手,甚至还故意隐匿一下模样,江湖劲装打扮,带着斗笠纱巾,也不与其他人说一句话,只与马义山说上几句,身旁还有牛勇等一圈护卫。

钱塘帮的人来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就从这些器械上,就不同一般好汉,这叫作装备精良,昔日牛勇落草为寇的时候,连他们一柄像样的兵器都没有,这就是差别!

马义山这边,劲装好汉一二百号,还有几十老卒混在其中,倒也并不显眼。

狄咏站在高处,也站在所有人最后面。

马义山头前接话,江湖切口:“三山五岳,南来北往,何处吃饭何处安身!”

对面也是抱拳开口:“五湖四海,东去西来,哪里好汉哪里营生!”

“在下马义山,插一杆旗,吃一碗饭,如何不可?”

“在下刘猛,分一杯羹,起一炉香,拜下也成!”

……

“这么麻烦?”狄咏转头看向“战场”,问了一句。

牛勇答道:“相公,江湖不比战阵,皆是讨营生,不动手便不动手,不拼命便不拼命!”

“江湖是人情?”狄咏又问,其实也有些失望,他接受过的武侠熏陶,那都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侠客,那都是冷血无言的酷!

牛勇点着头:“相公此言,一语中的,江湖还真就是人情!”

“还打不起来?”狄咏又问。

“那倒也不至于,若是真要打,自然也就打得起来!”牛勇答着,江湖人情之外,终究也是争斗。

狄咏点着头:“江湖气太重,得改!”

牛勇不答,倒也不知道要改的是什么,反倒煞有介事听着头前你来我往的争吵,说来说去,就是我要你的生意,你不给我,你要我跪下来拜,我不乐意。

试试?试试就试试!

来啊!

来!

别怪我不客气。

我还怕你!

那就干!

干就干!

然后,就干起来了!

也没有号角鼓声,也没有什么战阵要排!

江湖械斗,钱塘江边……

不太热血!

至少在狄咏看来不太热血,连点背景音都没有,到处都在呼喊,打啊杀啊,一团一伙的,也不见真的猛冲猛打,双方对峙互砍,还来回试探,兵器抡得飞起,却还频频落空!

就好像……拿着武器,却推推搡搡的……

马义山这边如此,刘猛那边也是如此!

连带马义山这边几十老军汉都束手束脚,这就好像是气氛使然……

“唉……”狄咏叹息一口。

牛勇转头一看,明白了,飞奔就走。

冲入人群,牛勇大呼一语:“有令,杀!”

也不知是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