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3章 事情很大,得一步一步来(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此来,先行乃吏治,整治吏治乃万事之根本,何以整治,我带了与陛下上书之言,到时候你细细先看,便是如此行事即可。”狄咏慢慢说着,面色深沉,这事其实也不好做。

但他知道,王安石做得好,王安石这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狠辣,他可不管你什么屁股,也不管你家有什么官员关系,他真要弄你,多大名头多大官,他也得弄你。

王安石变法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一点,有一个伟人说,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对象。王安石是要打击一切逼逼叨的人,多说一句意见都不行,都得打击!

这个人的轴就体现在这里,最后搞得满朝皆敌,连中间派都成了敌人,只要王安石倒台,那真是拍手称快。

但王安石这种轴,对于狄咏而言,用好了,也是利器!

王安石听得狄咏之语,也问:“吏治是根本,那随后呢?如何革新?”

狄咏却先问王安石:“介甫兄,你可觉得这民间借贷之事如何?”

王安石闻言面色就变,立马说道:“说到借贷之事,那实在骇人听闻,盘剥深重,我在各地为官,每每都听得无数因借贷而起之事,九出十三归还算好的,那些利滚利而起的债台,,不知多少人为此田地房产,卖儿卖女……”

“那按照介甫兄所想,此事,该如何解决此事?”狄咏是有的放矢。

“依我所想,当以官贷来取代民间借贷,官贷低息,如此可解!”王安石说出心中所想,他主持变法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让官府给百姓放贷!

但这事,肯定最后是一团乱麻,这事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官府给百姓放贷,这放贷之事,自然也就是官员所为,官员自己又管不到这些小事身上,那自然是差吏去办。

差吏,好一点的,为了表现,也为了上司快速出政绩,那就逼人贷款,你不贷,也要你贷,你敢惹他?

坏一点的差吏,还能从中渔利,你真要贷款?你得找他,朝廷给的利息,你得再加一部分利息给差吏……

最后,这些乱事,都成了打向王安石的子弹。

狄咏知道朝廷强制推行这种事情,肯定就要出问题,但狄咏不直接说,便道:“那这事,你为杭州知州,可敢一试?”

没啥,狄咏就是要王安石失败一下……

“当真能试?”王安石还有点不敢相信,因为这种事情,还真不是一个地方主官可以随意去做的,一个不好,还得让清流君子们喷,喷你与民争利,喷你盘剥百姓。

“尽管去试,此乃我这钦差之命也,有何不可?”狄咏笑着说,却又道:“我也有一法,也准备一试,却也不知是你的法子更好,还是我的法子更好,那我们就一起试一试,到时候谁成了就用谁的法子!”

狄咏显然是有后手,让王安石尝试一下失败,让他知道改革这种事情,还真不是一拍脑袋自以为此法可行就真的可行……

另外一方面,狄咏还得在王安石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让王安石真心实意觉得狄咏比他王安石要强。

你光与他说这么干会失败,王安石还不一定会信,轴人,更信自己。

你得让他失败,而他还看到了你的成功,他才会心服口服。

心服口服了,他才会真的打自内心里对你言听计从。

那狄咏之法,什么法?

很简单,开银行!

或者,叫作钱庄更合适。

带这么多钱到杭州来,就是来干大事的。

银行,就是狄咏第一项大事!

银行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可不是借贷这点小事,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有汇兑,什么是汇兑,就是你拿着一份存折,在哪里都能取出钱来。

这份存折,你叫它支票也行,叫它银票也行,叫它交子也行,叫它货币也行。

这就是汇兑,一旦汇兑能流通,经济活动必然效率大涨,也就是做生意变得极其方便,再也不用拉着几车钱出去买东西了。

你在汴京的钱庄里存一千贯进去,拿着存折,到杭州来,从杭州的钱庄里取出一千贯付给商户,拉走货物,你就完成交易了。

如果信用建立起来,你甚至不用再到钱庄里去取这一千贯,你直接把这份存折给对方,交易也可以完成。

这份存折,就成了货币!

宋,是有纸质货币的,交子,在四川流行了一段时间,但最后交子信用破产了,世界上第一个纸质货币,也就昙花一现。

如何保证货币的信用不破产,这也是一门学问,很深的学问。

狄咏带来的,并非什么新形势,甚至他建钱庄,还得学昔日四川人发行交子的那一套办法,从防伪到印制流通的各种经验。

狄咏带来的,是银行的管理模式,如何确保信用不破产!

宋还不止有交子发行,许多地方,乃至官方也试着发行过纸币,但都不行,连带后来金国,也发行过纸币,一度泛滥到给几个金国士兵发军饷,得拉一车纸币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