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9章 狄青,周世宗麾下之太祖(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朝廷正式的诰命来了,冠军侯!

狄府大开中门,迎候吏部、审官院一大帮子人。

酒宴又少不了……

还有狄咏那实封四百户,就在汴京城外不远,出南城五六里地,一个村子,都姓吴。

这对狄咏来说,是荣誉,并非多么大的收益,四百户人的赋税,对狄咏来说并非很大一笔。

真正高兴的是这吴家村,莫名攀了一番关系,以后赋税也不用交给县衙了,不必受那些衙差之类的罪,乃至不用受官府的管辖,虽然不至于是法外之地,却也真是立马高人一等。

往后有灾有难的,也有人可以求。狄家狄学士,风评也好,不是那等苛刻之人,那些功勋之事不谈,便是听闻狄学士以往救治灾民都是万贯出手,更何况家臣?

吴家的族老七八个,也上门来拜见主人。也还带着一些年轻姑娘与小伙上门,便是给狄咏来挑,看得上就留在府中帮衬,丫鬟小厮的,日久之后,也是贴心之人,这也是家臣的意义所在。

狄咏还得派人去管辖一下他的家臣们,若是不派人去,让吴家的族老们继续管理也是可以,大小之事,都来汇报。小到开挖沟渠、开荒牧林,大到收粮来交,从此都是个羁绊。

狄府,门庭若市……

该来祝贺的,都得来,便是欧阳修与胡瑗,也派人送来小礼,勉励之礼,不外乎还是让狄咏好好治学认真读书……

狄咏还欠了胡瑗一样东西,那就是《事功论》,一有机会,胡瑗就不会放过。

狄咏的弟子安焘,同窗刘几,好友曾巩、孙之文,乃至梁家梁彦昌……

一一登门来庆贺一番,连樊楼都派人备礼送来……

还有一件奇怪的事,狄咏收得一大堆诗词文章,都是投帖来拜的,人多在门外等着。

这叫干谒,唐朝就有的风俗,一个人想要另外一人抬举赏识,或者想要另外一个人收入门下,就会送干谒诗文,从李白到杜牧,都写过许多干谒诗文给当时的朝廷大佬。

苏洵带着苏轼苏辙进京的时候,也给欧阳修写过类似的东西。

这东西,并非就是阿谀奉承的讨好,更多是显示自己的文才文笔,希望自己的文才能被大佬看中。

自不用说,狄咏收到的干谒诗文,主要就是许多士子文人想拜入狄咏门下。

刘几帮着狄咏处理这些干谒诗文,帮着狄咏看,他是事功一派的二当家,有这个责任与义务,而且他自己也开始收徒了。

一边看,还一边与狄咏说:“大哥,这个不错,文采了得,你看看……”

狄咏拿过来看,看得一看,摇头:“不怎么样……”

刘几有些遗憾,又慢慢看着,不得多久,又道:“这个好,子道你看看,这个当真好,竟然是论军事……”

一听军事,狄咏拿过来看了一眼,看得片刻,摇着头:“虽有可取之处,却也多是泛谈,少了实际,此人虽然对军事主动了解了不少,却显然并未真正接触过军事一道……”

刘几不放弃,又道:“大哥,这人并未接触过军事,却能把军事论得你都觉得有可取之处,那这人若是对军事一道真有接触,岂非大才?”

这个角度还真不错,还真是这个道理,狄咏一听,兴趣就起来了:“何名?哪里人?”

“江西德安人,姓王名韶,字子纯……”刘几翻了几下,答着。

“都有字了?”狄咏的意思是这人都有字了,肯定年岁不小,至少二十往上,他自己也才二十岁,收个弟子比自己年纪都大,有些奇怪。

“这有何妨,达者为师焉,大哥你就是达者,缘何不能为师?圣人还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可没说三人行长者为师。”刘几是劝狄咏,该收弟子了,狄咏既有当人座师的身份地位,也有当人座师的名望,还有当人座师的才华。

岂能不做?

大儒,从来不是自己修炼成的,是弟子抬出来的,你得教出一堆有才华有能力的弟子,你的文坛地位自然就水涨船高了,你就是大儒了。

这也是官场上的资本,政治上的资本。

再说,事功一派,就是要发扬光大的,不收弟子,怎么发扬光大?刘几这二当家当着还有什么意思?光杆司令?

狄咏又接过这干谒诗文,上下认真看了看,考虑片刻,说道:“那你便去安排,寻个空闲,见他一见。”

“好好好,江西德安王韶王子纯,我记下了……”刘几欣喜非常,一堆干谒诗文也没看完,先往旁处一放,出门就走,他知道,王韶肯定就在门外等着,得去吩咐一下,留个联系地址。

这些外地学生入京,肯定都住在什么客店里,若是寒门子弟,也当给一点盘缠之类的资助,吩咐他等候召唤。

王韶,真比狄咏大了几岁,身形偏瘦,入京待考,便是不愿等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再赶路,得了举子,就立马出发了,留个余地是其一,其二也是想到京城里熟悉一下,也为考不上留条后路,拜个座师就是后路。

这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