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9章 实乃我契丹忠义之楷模(1/2)

作者:佩奇粉嘟嘟
皇帝耶律洪基上了城头,竟丝毫无有惧色,或者哪怕心中再恐惧,也装得胆气十足,还往前面垛口去看……

然后他看到了,亲眼看到了……耶律洪基倒也不是没来看过宋人营寨连绵的场景,但那也只是营寨连绵……

今日所见,人山人海无穷尽处,排山倒海在眼前,这种场景,一个人一辈子也难以见到。

真见到了,再如何装,耶律洪基也有微微色变模样……

从垛口退过来,耶律洪基只说一句:“宋人谋我日久,宋人谋我日久啊,否则岂能有如此威势……我辽人却多醉生梦死,竟是连一点端倪都未发现……”

耶律洪基所言,就一个意思,宋人肯定为了这场战争准备了很久很久的时间,这完全不是近一年两年的事……

耶律乙辛点着头:“此战,宋人必是准备了七八年不止,必然是从仁宗一朝,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耶律乙辛也不是说假,从去年大同之战,他就明白过来了,宋人这举国之战,必然非一朝之功。

但耶律乙辛这句话,听得皇帝难受不已,有一种受到蒙骗的背弃感,皇帝开口大骂:“亏得朕还对那赵祯如此崇敬有加,斋戒焚香祷祝无数,小人,实小人也!传令,立马去宫中,把那赵祯牌位烧了!”

直到此时,宋仁宗皇帝的牌位,还在辽国人的宫中祭祀着……

这事,多少有些讽刺……讽刺的是耶律洪基!

也是狄咏在讽刺这个时代!

但其实,狄咏喜欢这个时代,喜欢这个时代的许多人!若真是太平盛世,狄咏希望,太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社会,不该是弱肉强食的世界!

这就是文明!

耶律乙辛不管这些事,既然穿着金甲的皇帝来了,那也得用一下,两用,一是激励军心,二是不能让皇帝立马转头就走了。

这两用,只需要一个计策,便是耶律乙辛大喊:“天子来了,诸位将士们,天子亲至啊,将士们当奋勇效死,以报天子大恩!”

呼喊一起,左右立马许多人回头来看,适才大多数人只顾战斗,并未注意,此时,金甲在眼,皇帝亲至,是真的鼓舞士气。

“万岁!”不知何人先喊。

然后呼喊蔓延而去,四处皆是“万岁”之声!

耶律乙辛左右看着,甚至也抬头看看,真希望……箭矢弹丸能长眼睛……再看一眼那醒目的金甲……

又看看城池之外,想着城池外的宋人应该也能看到这个醒目的金甲,是不是要调整一下火炮床弩……

想到这里,耶律乙辛脚步动了,一边往人群中走去,一边呼喊:“儿郎们,为国效死,就在今日,陛下亲临,看在眼中,定然不会亏待诸位!但有功勋,加官进爵赏赐金银,不在话下!”

耶律乙辛离皇帝稍稍远一些……怕箭矢弹丸波及自己,也架着皇帝多留片刻。

皇帝自然需要左右致意,挥手,点头!

萧惟信忽然开口:“陛下,当下城去了,陛下乃一国之君,此地不宜久留!”

来了就行,出现了就行,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来了就行,实在不必久留。

却是皇帝还道:“怕什么?如今之局,死则罢了!回去了,便也是担忧烦恼,朕多日未有深眠,今日便在此多留一会,如此回去,说不定还能真的深眠片刻!军民一心杀敌,倒是教人多了几分安宁!”

萧惟信也不言语了,便在一旁陪着,也安排左右多来许多大木盾顶在皇帝面前!

多少让耶律乙辛有些失望了……宋人的箭矢弹丸,却就是不长眼……就是迟迟打不中那位金甲!

不知多久之后,金甲终于转头下城了,兴许其实也没多久……

耶律乙辛相送而去,也听皇帝叮嘱:“乙辛啊,定要把这城池守住!家国社稷,皆在你一身!”

皇帝耶律洪基对耶律乙辛的信任,不能再多了,已经到顶了。若不是这份无以复加的信任,历史上的耶律乙辛,又怎么可能弄得死耶律洪基唯一的太子与太子的生母?

“陛下放心,城在人在!”作为一个奸臣,能做到耶律乙辛这个份上,兴许……古往今来,也是难找了。

城外又有一处呼喊大作:“通了通了,填过去了,哈哈……拓宽拓宽……”

耶律乙辛听着城外宋人这般的呼喊,仿佛也是督战队的催促……

城池之外,许多地方都陆续打通了护城河的通道……

耶律乙辛也来气,在皇帝身边大骂:“燕京城以往诸多官员,当真尸位素餐,护城河中,处处淤积,河道之宽,一年不如一年,若是以往重视此事,今日宋人,又岂能如此简单就填出道路来……”

皇帝已然到了城墙脚下,停了步伐,也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诚不欺我,我契丹一族,遭此大难,实乃后辈子孙有愧先人!死后,我等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说着,萧惟信已然就在抹泪:“皆臣之罪也,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