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6章 李儒拿捏贾诩(1/2)

作者:月不语
与此同时。

贾诩应李儒之邀,进入李儒私宅的书房。

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人。

由于祖上曾经阔过,虽然已经家道中落,他依然有机会读书。

少年时期,贾诩的聪明才智就展露了出来,受到凉州名士阎忠的赏识。

贾诩是个极端自私的人。

他早已看出,大汉上层斗得相当厉害。

在这种情况下,爬得越高也就越加危险。

他以弱冠之龄,被阎忠举为孝廉,成为一名郎中令。

结果,二十多年过去,他变成了中年大叔,依然还是一名郎中令。

只不过,当官的地方有所变化,从凉州到了洛阳。

若不是他后来不幸落入军阀之手,为了活命不得不替别人出谋划策,他大约会一直苟到死,始终无法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当然,哪怕贾诩现在还不出名,他的才能也被两个人知道了。

一个是穿越者赵云。

为了拉拢贾诩,赵云在今年四月份时,给贾诩写了一封信。

不过,当时的赵云还被士人视为山贼,赵云信中那些话,基本上是被视作疯子的呓语。

贾诩的表现,与其它收到信的人也差不多。

稍稍扫视一遍,就扔到垃圾桶里去了。

虽然,赵云的势力迅速壮大,让许多扔了书信的人都感到大跌眼镜。

贾诩依然十分平静。

他都苟了二十多年了!

不要说赵云只给他来了一封书信。

就是赵云亲至,他也不会动摇丝毫!

第二个知晓贾诩能力的人,是李儒。

李儒以前也是郎中令,与贾诩算是同事。

李儒也是一个聪明人,岂会看不出贾诩一直都在藏拙?

当董卓入京以后,李儒的官职就像坐了火箭一样急速上升。

先是升为侍郎,转眼又升中郎,现在已是议郎。

因此,李儒现在算是贾诩的上官。

李儒派人传唤贾诩,贾诩不得不来。

“文和来了。”

李儒示意贾诩在他对面坐下,自己却始终没有起身。

依着这个时代的礼节,上位者不起身相迎下属,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李儒此时显然另有要事。

只见他面前的夏式圆桌上面,平铺着一张摊开的大纸。

大纸上面绘着地理山川,显然是张地图。

贾诩走到李儒对面,也是低头去看。

待到看清之后,他便明白过来。

李儒正在仔细看着《世界地图》。

这张图,出自夏国希望小学的《地理》教材。

眼前李儒所看这张,显然是经过专门放大的。

待到贾诩坐下,一名侍女过来,给贾诩倒了一杯清茶。

茶水清澄,泛着淡淡的黄,茶香扑鼻。

茶碗上面并无多少热气,可知茶水不温不凉,正是适合入口的温度。

显然,李儒拿出了夏国的一等茶叶。

这茶虽贵,贾诩身为郎中令,倒也喝得起。

不过,李儒用如此好茶招待他,明显是在向他传达善意。

贾诩露出微微笑意,端起茶碗,轻轻地喝了一口。

“好茶!”

贾诩咽下茶水以后,笑着赞了一句。

事实上,他是借此向李儒传达自己的意思:好意我已领了,有事就直说吧。

李儒的视线从地图上收回,问道:“文和,你是否觉得,夏国的东西有点太多了?”

贾诩脑子反应很快。

马上意识到,李儒意有所指,剑指夏国对于朝廷的巨大威胁。

但是!

眼看世道越来越乱,他苟住的念头越发强烈了。

心中快速权衡之后,贾诩有了决定。

继续装傻!

继续苟着!

他朝李儒笑了笑,道:

“夏国地处贫瘠之地,弹丸之地,却又拥有大量人口。

那赵云伪善,想要养活所有人,自然导致粮食压力巨大。

也亏那伙人脑子好使,弄出了这许多新式东西。”

言外之意,我不懂你的深意。

在我看来,夏国上下,根本就是一伙顶着叛逆之名,行着商人之事的伪善之人。

贾诩并不知道,就在一墙之隔的侧房里面,坐着一个董卓,站着一个吕布。

董卓会出现在这里,当然是李儒的安排。

一直以来,李儒都在洛阳为官。

正因身处洛阳,他早就看穿了士大夫们的本质。

他们就是一群只顾小家,不顾国家的蛀虫!

即使大汉朝廷被他们蛀得摇摇欲坠,他们依然不肯放手。

在李儒看来,大汉朝廷必将完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