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7章 戏志才加入(1/2)

作者:月不语
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这是形容人才的一句话。

颍川人戏志才,就是这句话的典型体现。

戏志才出身寒门,父母都是贫民,依靠租种大族荀氏的田地生活。

戏志才自小就聪明过人。

他四岁时,一次去荀氏族学旁边玩耍,竟把先生教学的东西全都记了下来。

先生很是惊讶,干脆许他在族学旁听。

不多时,戏志才就成了荀氏族学里学习最好的人。

但是,他一直都在藏拙。

只有荀彧,知晓戏志才的真实实力。

也因知晓戏志才的聪明,荀彧刻意与戏志才结交,成为戏志才的至交好友。

在另一个时空里的189年初,荀彧向曹操推荐了戏志才。

年轻时期的曹操,是以振兴大汉为己任的。

他曾公然表示,愿意学习博望侯张骞,做个征西将军。

早年的曹操还有一个优点,用人不考虑出身。

基于这两点,荀彧对曹操十分欣赏。

荀彧又觉得戏志才人才难得,就在这两人之间牵了个线。

在原本时空之中,戏志才因而投了曹操。

不过,戏志才自视极高,一开始也没打算认真投靠。

到了曹操麾下之时,他和曹操只以朋友相交。

后来曹操恶了董卓,带着戏志才一起逃出洛阳,打算回乡募兵反董。

半道上,他们借宿在曹操好友吕伯奢家中。

因为吕伯奢半夜杀猪,被曹操误以为要杀自己,曹操就杀了吕伯奢全家。

戏志才据此认定,曹操此人枭雄心性,为人凉薄,便离开了曹操。

曹操起兵以后,前去戏志才家中反复央求,戏志才这才重新出山,成了曹操的幕僚。

可惜的是,戏志才只跟了曹操两三年时间,就因病去世了。

更可悲的是,在演义中,戏志才做过的事,全被安在了陈宫头上。

在这个时空里,戏志才收到荀彧的信以后,立即就收集曹操的信息。

用了两三个月,他这才决定,前往洛阳看看曹操此人。

就在此时,豫州官府大量招募人才的消息,传入了他的耳中。

戏志才心念一动,决定前去看看。

到了官府,他见到许多贫寒士子,以及大族之中不得意的旁支子弟。

看到这一幕,戏志才就安心下来,前去衙门中做了登记。

凭借渊博的学识,极强的心算能力,他给了登记者深刻的印象。

过了几天,他们这些应募者,被官府送到了汝南郡的郡治上蔡县。

到了上蔡县,他们发现了更多士子。

同时,他们被分了组,处于一些军士的看管之下。

相当于是被软禁了起来。

有些士子感觉不妙,便打算离开。

然而,看守官员直接翻脸。

他们说,已把大家的名字报给了朝廷。

即使要走,也得是在本次任务完成以后。

就这样,包括戏志才在内,所有应募士子,全都成了西行队伍之中的一员。

又过数日,士子们相继被委任了职务。

戏志才由于最初展示的才学,被委任为行军主事之一。

负责登记人员和物资。

接受到这种被强行施加到头上的任务,许多士子心中都不太舒服。

不过,人都是要面子的。

为免被旁人笑话,他们也不得不尽心尽力。

非但士子如此。

前来参军的青壮,也是同样的待遇。

李通。

字文达。

江夏平春人,当地有名的游侠儿。

历史上,李通杀了豪强周直,聚众造反,霸占了一郡之地。

曹操南下之时,李通率众投降曹操。

李通有勇有谋,十分忠义。

在官渡之战中,李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后来,刘备和周瑜合围曹仁,李通率兵救援。

关羽前来战他,被他打得节节后退。

然而,刚刚救到曹仁,他就因病去世了。

死后,他被曹魏封为刚侯。

在豫州官府招募人才之时,李通正被周直逼得无处容身。

他心念一动,就跑到豫州来了。

官府登记了他的名字,又让他表演了自己的最强武力,就将他编入新军之中,委任他担任代理队长。

一个队五个什,合计55人。

李通作为队长,手下管着54人。

秦汉时期的游侠儿,其实多是庶族与寒门中的优秀人才。

他们没有家世,无法通过士人扬名。

只好在江湖上厮混,试图闯出一个名声。

从而引起官府和世家豪族的注意,得到出头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