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6章 诸葛亮当编辑(1/2)

作者:月不语
王宫书房。

赵云看着面前的小小少年,心里充满了惊奇。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诸葛亮前几天才满了11岁。

偏偏,就是这么个小家伙,在所有应聘报社编辑的人中,成为了笔试第一名。

何信觉得诸葛亮太小了,当场拒绝。

诸葛亮不服,二人就闹到了赵云面前。

“诸葛亮,何信之所以拒绝你,那是想保护你,你不要多心。”

赵云一开口,就先替何信说了一句好话。

“我知道,但我相信我能做好!”诸葛亮十分肯定地说道。

赵云不由得纠结起来。

在他的考虑中,到了诸葛亮十五六岁之时,就会让诸葛亮去基层岗位实习。

通过实习了解民生,并学会与人交际的方法。

现在就出来做事,实在是太早了一些。

就如后世那些童星,成年以后往往泯然于众人。

诸葛亮看见赵云的迟疑,再次开口:

“请不要考虑我的学业。

学校那点东西,我只用了两个星期就学完了!

但凡课本上有的东西,我全学会了。

之所以继续留在学校,是因为我应聘成了教员,每天都有四节课。

报社的编辑位置我已经看过,我想应聘那种审核文稿的编辑。

文稿里面的文字错误,我一眼就能把他找出来。

要不,你找一篇文稿出来,我当众让你看看?”

赵云仔细看着诸葛亮的眼神,从其中看出了认真和固执。

再一想,如果只是审审文稿错别字,的确也挺适合学生。

小一点就小一点吧,谁让人家是天才呢?

放在后世,说不定已经考上科大少年班了!

计议已定,赵云便笑着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了!”

诸葛亮躬身一礼,就想转身离开。

“等等!”赵云将诸葛亮唤住。

诸葛亮睁着黑亮亮的眸子,狐疑的看着赵云。

赵云笑道:

“是这样的,你现在不是学生吗?

如果有空,可以写一写学校里面的事情,生活里面的事情,形成一本。

算了,我给你一个大致思路吧。

你要写的人,原本是凉州的一个流民少年。

曾经因为冻饿,差点就死掉了。

危急关头,赵家军的士兵出现,把他救了,并带走了他。

然后,他进入你们现在的学校……”

诸葛亮想了想,问道:“你说的,是不是《李三娃的军旅生涯》那种?我有次去找蔡琰老师,看到她正在写那本书。”

“对,就是那种,你能写吗?”

诸葛亮小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正在沉思。

让诸葛亮写,也是临时起意。

因为,直到现在为止,宣访司也才招到五个稍稍能写的人。

而那五个家伙写出的东西,必须赵云亲自修改,才能达到往外发布的程度。

赵云修改之时,忍不住就会把自己的意思加进去。

用词习惯是最基本的,还有一些剧情。

结果改来改去,一半都是他写的了。

这种事非常费时,而且也不符合他的身份。

好在,经过他多次修改,其中一个家伙进步很大,已经能够独立写作了。

优秀作者少,优秀作品就少。

目前为止,说书人也就四本完整书稿。

《好运的王麻子》,《穷书生升官记》,《李三娃的军旅生涯》,《林小小发财记》。

前面三本,全是赵云给的大纲,蔡琰挤时间写出来的。

第四本,是由宣访司招来的作者写的,赵云亲自改稿。

既然诸葛亮十分聪明,看起来精力也很旺盛,说不定能够成为优秀作者。

智者全能,这是后世论证过的。

诸葛亮并未思考多久,很快就抬起头来:“我回去就写一写试试,到时候拿给蔡琰老师看看。如果蔡琰老师说行,我就继续写。”

“你是少见的聪明孩子,肯定行的。”

为了让世间多一个好作者,赵云顺手给了小小少年一顶高帽子。

诸葛亮显然十分受用,小眉毛轻轻挑了挑,胸膛也挺得高了一些。

赵云又想到了庞统,干脆地给了诸葛亮一个任务。

“回头你去找找庞统,让他也加入报社当编辑。

另外,他也需要写一本,大纲比照着你的来。

总之,思想要积极。

要宣扬善良和正义,鼓励少年人好好学习和生活。”

诸葛亮满脸郑重地点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赵云转向始终站在一旁的何信,笑道:

“学校里面的学生,只要有能力的,你不要去管他年纪大小,也不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