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6章 赵云在下一盘大棋(1/2)

作者:月不语
听说一切顺利,赵云也很高兴。

事实上,事情哪里有岂可修等人想的那么简单。

在赵云心里,在下一盘大棋!

那就是——

通过发展工业,吸收夏国过多的人口。

利用经商,从外界大量吸入原材料,从而支持夏国的工业。

巨大的利益,可以养出不少依附夏国而生存的地区,以及商业化利益集团。

这些地区和集团,将会成为大汉境内的奸细,阻挠一切不利于夏国的行动。

因为夏国灭了的话,他们的损失太大了。

发达的工业,将会使得夏国人民高度富裕,从而对于外界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当然!

赵云不会犯傻,把权力交给商人,以免形成资产阶级和巨无霸资本。

华夏文明,发源于农耕,历来不是很重视商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出了许多聪明人,导致了百家齐放的现实。

但是,其中并无“商”家。

原因呢?

聪明人都清楚,商人以利为先,根本就没什么原则。

说得更直白一点,商人为了赚钱,完全就可以出卖良心。

因此,历朝掌权者都认为,国家权力,社会舆论,都不能交给商人来掌握!

受此大环境影响,即便是最会做生意的巨商吕不韦,也不敢以商家自居,而是弄了个“杂”家之名。

这样的做法,杜绝了资本的泛滥,避免了社会财富的快速集中,自然是十分睿智的。

但是,过度地打压商人,又会导致商业不发达,导致各地无法互通有无,限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作为后世之人,赵云自然要把这件事推上正确的轨道。

一方面,他会鼓励商业发展,从而使官府和百姓变得富裕起来。

另一方面,他会通过征收商税,限制商人过快地集中社会财富。

同时,也可以通过不断调节各种商品的进出口税,达成对区域内物产和商品的调节。

之所以要通过一场非正式的酒宴,把官方的意思放出去,则是为了减小这件事的影响,以免引起夏国以外的豪商们强烈反弹。

这年月的豪商,基本上可以与世家豪强划个等号。

这些世家豪强,通过商业贸易获利无数,却有本事一分钱的税都不上交。

夏国把商业税精确到每一种商品,算是从根子上动了豪商(豪强)们的蛋糕。

在内阁的建议之下,赵云便采取了埋声发财的策略。

反正,有能力组织对外商队的人,终究只有一小撮人。

这样一来,也就不必向下发出告示了,一场酒宴就可以了。

就目前的夏国来说,并没有任何豪商和豪强。

官方把绝对赚钱的商品拿出来,让人弄到外界去贩卖,其实就是在扶持普通人变成豪商。

至少,在那些被扶侍者心里,事情就是这样的。

基于这一点,他们必须乖乖听从官府的话,老老实实成为官府的工具。

否则,官府可以一脚踢开,选别的人进行扶持。

事实上呢?

当这些人打通了商路,把夏国商品的美誉度推广出去,夏国官府就会将他们一脚踢开,把机会交给相关的“国营企业”!

即使有人能够看到这一层,他也无可奈何。

有钱摆在这里,总不能不去赚吧?

那么,能赚一天是一天算了!

“坐吧。”赵云微笑着朝邹冬生示意了一下。

在邹冬生坐下的过程中,赵云为其倒了杯茶,使得邹冬生内心里略有一些小激动。

暗想,夏王对我如此客气,雪莲那事稳了。

正如此想着,便听赵云问道:“征收商税的人员,商务司已经准备好了吗?”

邹冬生连忙收慑心神,郑重地点了点头:“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那就好。”赵云站起身,微笑道,“后面的事,我就交给你们商务司了。若有困难,可直接去向内阁求助。”

赵云一边说,一边就向楼梯口走去。

邹冬生把赵云送到楼梯口,又返回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包括后面几天,他会一直守在这座楼里,招待更多有能力拉起商队的人。

这件事办好了,他未来的地位就稳了。

他的地位稳当了,就意味着邹雪莲有个更加强大的娘家背景。

而一旦邹雪莲入了宫,又可以反过来帮助邹家。

这是相辅相成的好事,他当然会全力以赴。

赵云出了天然居,发现外面的人更多了。

与先前乱糟糟的情况不同,这些人排起了三列长队。

一眼看去,根本都看不到队伍的尾巴。

赵云稍一琢磨,就明白过来。

是他带来的亲兵,帮助天然居整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