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章 做鱼罐头(1/2)

作者:月不语
船楼二层。

眼见赵云的钓竿总不上鱼,蔡琰微微皱眉,把赵云的钓竿提了起来。

看着那个比拇指还要大的钩子,她不由得撇了撇小嘴,回头对侍女道:“给我选个最小的钩子过来。”

“是钩子太大了吗?”

罗秀儿提着钓竿走过来看了看,脸上露出恍然之色:“我就说嘛,为什么大王钓不到鱼!”

蔡琰笑道:“大王看不上小鱼,只想钓大鱼。”

“嗯,肯定是这样的!”罗秀儿赞同,“我还以为,他是个真正的钓鱼高手呢!”

“嘻嘻!”如意轻笑一声,压低声音道,“一定是他自封的!”

蔡琰与罗秀儿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赵云处理了所有的鱼以后,站起身,扭动腰肢舒展筋骨。

这才发现,旁边蹲着一个娇小但丰满的丽人。

正是如意。

不知她是什么时候跑下来的。

“你是钓鱼高手呢,怎么不钓了?”

赵云随口问道。

“我下来看看。”如意娇憨地笑着。

“那行,看我给你做鱼罐头。”

“嗯。”

做鱼罐头,是赵云的临时想法。

昨晚,蔡琰向赵云提了一句。

天气渐暖,从水里捞起的鱼怕是存不了多久了。

得赶快去弄盐,制作腌鱼,才能把没有吃完的鱼保存得长久一些。

但是,枹罕现存的盐并不多。

即使不用来腌鱼,也只能吃一个月左右了。

用来腌鱼,那就是开玩笑。

赵云提议熏鱼,同时想到了做鱼罐头。

为了尽快得到结果,他决定亲自做实验。

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他只能采用简易办法。

铁皮罐头是不可能的,只能使用陶罐。

而且,陶罐在这时代也不便宜。

如果这种鱼罐头真的可行,未来枹罕还得大力烧陶。

在船头架起一口深底大铁锅,烧了一锅开水。

所有陶罐,全都被煮了一遍。

“这是干什么?”如意好奇地问。

“杀菌。”

“菌?没看到菌子啊!”

“不是菌子,是真菌,很小很小的那种,你用眼睛看不见。”

“啊,你的眼睛看得见?”

“这……”

赵云一边忙活,一边给好奇宝宝普及科学知识。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最后一步。

煮好的鱼块被趁热装进陶罐,侍女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蒜蓉拿过来,在开水里烫了一下,也装进陶罐里,把个陶罐塞得满满当当。

盖上特制的木塞子,再用一块用开水煮过的厚布系住陶罐颈部,最后用黄泥把整块布都封起来。

一个陶罐,顿时就变成了一个葫芦模样,显得很丑。

不过,这只是为了做实验,丑一点也没问题。

做了几个煮鱼罐头以后,赵云又突发奇想,用猪油煎炸了几条鱼,也用陶罐密封起来。

“可以吃了吗?”

如意舔了舔嘴唇,一副快要流口水的样子。

赵云轻轻敲了敲如意的脑袋:“刚刚封好,哪能这么快就吃?”

如意捂着脑袋:“好香呢,为什么就不能吃了?”

“这个……”赵云想了想,“罐头的作用,是为了长期保存食物。所以呢,理论上你随时都可以吃。但是,我不是正在做实验嘛,所以要等几天看看。”

“哦,好嘛。”如意点头答应,但还是想吃,故意露出委屈和失望的神色。

都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久了,赵云岂能不知如意的性格,便故意装作没看见。

他对这些罐头,是寄了厚望的。

如果可以保存三四个月的时间,未来冬天的时候,大家就有蔬菜和水果吃了。

而且,出外作战的军队,也多了一种军粮。

比如鱼罐头,肯定会受到士兵们的极大喜爱。

如果黄河里的鱼始终那么多,或者未来养出了大量塘鱼,鱼罐头更可以作为一种拳头产品,远销到大汉内陆地区去。

这年头水里的确鱼多,但鱼具实在落后。

很多内陆的人,都是很少吃鱼的。

所以,“鲜”这个词,一半是“鱼”,一半是“羊”。

真相就是,只有贵人才吃得起鱼和羊!

当然,为了安抚如意以及众女,赵云还是会给她们做鱼吃的。

烤架被架起来,赵云亲自烤鱼。

他其实很少亲手烤东西,后世参加公司活动,烤了几回而已。

为了确保质量,他一条一条的烤制,烤得极是用心。

一手翻动鱼身,一手刷油,偶尔洒一些盐和调味料。

不多时,香气就散溢出来,极是诱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