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0章 战将齐出,大掠数城(1/2)

作者:月不语
宋建冷哼一声,说道:

“我们向三辅之地出兵,一是为了占有这块富饶之地,二是为了减轻凉州本地的军粮负担。”

“然则,此地百姓,早已逃得差不多了。出兵一个半月以来,我们的收获甚少。”

“若能攻下陈仓,便可继续东进,抢掠更加富庶的长安地区。”

“反之,如果现在就全军退回,就是劳而无功。”

“不但士气大为折损,还会导致许多人无法度过春荒,饿死无数。”

王国与韩遂听了,全都默然点头。

马腾在瞪眼道:“你的意思,是要任由那个贼子把我们后方打烂?你信不信,只要把这件事捅出去,很多士兵自己就会跑回去!”

宋建见马腾对自己不客气,心里也来了火气,冷冷道:“万事都听士兵的,还要我们干什么?”

王国眼见马、宋二人又要吵起来,连忙抬了抬手,打圆场道:“好了二位,我提一个建议。后方不能不救,但也不能就此退兵。”

说到这里,王国朝韩遂使了个眼色。

王国与韩遂二人,暗地里算是同盟。

韩遂与马腾,表面上是结义兄弟,背地里却因争夺勇士城与榆中城,早已面和心不和。

正因这种原因,方才让王国坐上了“联军盟主”的宝座。

如果就此退兵,王国这位盟主的作用就不大了。

同样,全力支持王国上位的韩遂,也得不到多少好处了。

所以,王国和韩遂,都是不愿退兵的。

韩遂轻咳一声,说道:“按照报信之人的说法,那伙人的人数并不多。全凭取巧,这才偷下了城池。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全军返回。”

马腾板着脸道:“你觉得,回去多少合适?”

韩遂笑道:“以我的意思,五千骑兵即可。不过,保险起见,还是回去一万骑吧!”

马腾刚要点头,便听宋建阴阳怪气道:“说得容易!一万骑来回奔行一趟,需要多少粮草,你们就没算过吗?”

王国与韩遂对视一眼,提议道:“要不?还是派五千骑兵回去?”

宋建点头,马腾却认为少了。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利益相关。

整个西凉叛军之中,马腾拥有安定郡与汉阳郡。

其中的汉阳郡,乃是凉州人口最多的郡,官方在册的人口就有十五万左右。

加上豪强手中的奴隶丁口,总人口肯定超过二十万。

韩遂的势力排在其次,主要是在武威郡和张掖郡。

这两郡的人口稀少,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汉阳郡。

王国的势力排在第三,主要是在金城郡的西南部地区。

宋建的势力,陇西郡。

听说贼人从北面而来,横穿了马腾的两个郡,王国、韩遂、宋建三人,其实都有些幸灾乐祸。

相反,马腾就很是着急。

他急着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有几座城被祸害了,损失到底如何。

最终,马腾与宋建又扯皮了一阵,终于有了一个结论。

24日,所有人都很忙。

联军派出六千骑兵返回,率队者名叫马津,乃是马腾的族弟。

赵云在榆中城里,大量打造着冰车,马蹄铁。

黄忠与周仓联合派出三路军队,同时攻击枝阳、允吾、允街。

枹罕北关,也就是徐庶盯着的那座关隘,也出兵了。

下午到傍晚,赵云相继收到三份战报。

第一份来自周仓。

他率赵家军士兵一千,官军降兵一千,前去攻击枝阳城。

虽然枝阳城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正规守军毕竟不多。

周仓全军压上,一鼓而下。

这一战,官军降兵死伤四百多,赵家军死伤将近二百。

一看这种战损,赵云便明白,官军降兵被周仓当成了消耗品,打了最艰苦的战斗。

这么多的死伤,堪称赵家军成军以来最大的战损。

不过,赵云并不想责怪周仓。

打仗要死人,这在热兵器时代都是常识。

相反,他以前全凭取巧获胜,那才是不正常的。

长期那样打仗的话,军队里说不定都会形成一种专心取巧的风气。

周仓这一仗打下来,算是为一部分赵家军士兵锻炼了血性,培养出了一批敢打硬仗的硬骨头。

赵云想了想,写了一封信回去。

他特许那些官军降兵加入赵家军,并且自成一营,为赵家军第三营。

周仓暂代第三营校尉,周仓报上来的三名有功官军降兵,分别委任为军司马。

不足的兵额,等待以后补足。

剩下两封战报,分别来自黄忠和史阿。

黄忠率兵一千八百,前去攻击金城郡的郡治允吾城。

冰撬车的确好用。

黄忠只用了半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