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3章 反复横跳的小老弟(1/2)

作者:烽火重燃
主将有些听不懂范仲淹的话了,这未免也太过笼统了,不跟前面几任只会说空话的元帅差不多吗?

他们来的时候要么说积极防御,要么说主动出击,结果也确实这样做的,但压根没能对异族的侵入起到什么实质性影响。

人家该来还是来,抢完了该跑还是跑,该打你脸照打不误,完全把这当成下蛋的金鸡,把宋军和边民当成了想宰就宰的羊羔。

一听范仲淹竟然也这样说,主将心情跌到了谷底。

范仲淹看到他这神色,心中会意,却也没有记恨。

若是因为一点小事就记恨一个人,那全天下岂非有太多人不可饶恕?

他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道:“积极防御的要点在于,我们务必要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以达到以守为攻的目的。”

“以守为攻?”主将眼眸一亮,这倒是个新鲜提议,前面几任一个个都跟直肠子似的,不是打就是守。

“没错,只要我们高筑墙,扼守要塞,训练一批强劲兵马,西夏人来一次就会有一次大的伤亡,如此下去,西夏人不日必败。”

“可是陛下想要让我们出击啊。”

“时候不到,出击也是输。”范仲淹斩钉截铁道,“陛下需要的是赢。”

“末将遵命!”主将抱拳道。

“除此之外,军队制度上也需要改革,本帅要取缔按官职带兵的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



再就是建立营田制,本帅要你安排下去,让人马上丈量荒地,大开公田,募民耕种,给耕具种解决军需问题,务必要让军队面貌一新,提高我军的应变和作战能力!”

一系列举措从范仲淹嘴里说出,主将听得一愣一愣,终于意识到,眼前来的已经不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主帅了,他的肚子里是真有丘壑的。

“元帅,关于防御工事方面,末将还不是很懂,具体该怎么做?”

主将已经跟不上范仲淹的思路了。

范仲淹言简意赅道:“令全军马上构筑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要以最快之速度,形成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除此之外,对沿边少数之民族,我军要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宋。”

“这些都是你要安排的,去吧,本帅要在三月内看到初效,至多明日六月,本帅要看到显著成效!”

“遵命!”主将领命退下。

范仲淹回到军营后,立刻精选将帅,开始大力提拔军队将领,使西北军中涌现出狄青、种世衡、郭逵等名将。

范仲淹的以守代攻思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让边境局势大为改观。

可惜,还没等他看到自己的制度鲜有成效,变故又发生了。

时空之镜画面一转。

范仲淹来到边塞的一年之后,西夏这个曾经的小弟又开始来边境蹦跶了。

当时,仁宗批准了夏竦的反攻计划

,韩琦命尹洙谒见范仲淹,联络同时发兵。

“不可,反攻时机还不成熟,若贸然出击我军必败!”

“范元帅,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执行命令,而不是在这讨价还价,陛下的旨意岂可更改?”

“要打你们去打,本帅坚决不从!”

范仲淹气不打一处而起,陛下实在太着急了,按照他的节奏来,只需再等一年就可以对西夏采取反攻措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现如今,边塞军队还未完全训练好,西夏仍有余力,这样贸然进攻岂能得胜?

范仲淹想要提笔写上谏言,可这一来一回,怕是战争早就打起来了,根本来不及劝阻。

“唉!”

范仲淹长叹了口气,一个人的时候喃喃道:“陛下啊,要想夺回脸面,急不得啊……”

韩琦一看,范仲淹竟然不听使唤,那我就换个人!

于是,他派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击,任福也是个狠人,刚开始还真让西夏军吃了点苦头。

但很可惜,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敌人送上来的诱饵,西夏军撤退时,任福下令急追,追至西夏境六盘山麓,立志要为朝廷雪耻,却在好水川遇伏被围,任福等十六名将领阵亡,折兵万余……

任福当时身受重伤,小校刘进劝他突围,任福大声喊道:“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

之后,他便手摁咽喉把自己给掐死了。

其子任怀亮……同样战死。

北宋这个曾经的老大

哥再次被小弟狠狠扇了一巴掌,光是战死的宋军就有一万多,几乎全军覆没,宋军只跑出去了一千多人。

以至于北宋的宰相惊呼:“一战不如一战!”

“此次大战,大宋又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江逸对着范仲淹说道。

“所以后世,永远不可轻敌冒进。”

范仲淹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