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51章篱笆和墙(1/4)

作者:马月猴年
因为河东郡之内,参加考试的超出预估,再加上临时改变的考试场所,考试条件么,也就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在河东郡安邑城东,校场之处,临时搭建起来的考棚,充满了乡土气息。朴实无华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特有的芬芳。

没有那么多的桌案,所以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只是求一个平的板子就成,因此也多了许多的花样,甚至有些明显是什么半截门板的也出现了。坐席就更不用考虑了,只有两块砖头当做坐席。

身穿红黑色衣袍的小吏和穿着铠甲的兵卒,站在了校场之外,维护秩序。

等到时辰到了,便是由河东郡的功曹上前训话,当然还是那些套话,比如赞颂一下骠骑,宣布一下纪律等等,可是在这样的场合之下,似乎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氛围,让周边的学子不免都有一些紧张起来。

其实这一次的考试,还有很多不正规的地方,但是这些不正规并不是这一次考试的重点。

重点是『有』。

从无到有。

等到河东功曹唠叨完了,便是由书佐开始唱名。叫到谁谁上前验明正身,再经过简单的搜身后,便将其放进去。

流程基本上和长安的考试差不多,但是因为明显是业务不熟练,所以进展的很慢,所幸司马懿又察觉到了问题,临时再加人手增组分流,要不然光进场可能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等到所有考生都进入了考场当中坐好,时间已经是临近午时了。

耽搁了一些时间。

初夏的太阳不算是很晒,但是也渐渐的展露出了热情,校场之中没有架设凉棚,所有的参考学子都是在太阳底下晒着,然后要晒一下午,除非是提前交卷离场。

裴茂和司马懿穿着正服,登上了校场的高台,宣布考试开始。

一篇策论,《论试举》。

一篇应试赋。

题目都是司马懿出的。

没有填空题,只有文章。

难度不小。

策论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一些,肯定也有不少学子在平日里面自己有写过,而策论科举这一道题,之前没有出现过,所以即便是有学子之前押过题,只要不是在近期内写的,也未必能记得住。

另外一篇的应试赋的题目就更不可能押中了,因为是司马懿临时出的。题目是一句话,『知其所止,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大汉当下还好,题目可以随便出,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重复的,可问题是到了科举后期,题目真的是不知道被出过了几轮,而且每一次的考试当中总是有那么几篇或是十几篇的优秀文章,然后被传播,背诵,成为范文,而四书五经之内就那么多的字眼,所以最后越玩越花,以至于完全脱离了经文本意,也就成为了科举的一个弊端之一。

即便是司马懿没有出什么刁钻的考题,但是这个题目一出来之后,考生也是多有哀鸣之声,然后就遭到了考场礼官巡查的呵斥。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动脑筋思考的。

这是人类在上古生存下来的一个保护本能。

不用思考,就意味着可以依靠旁人,依靠经验,这在上古时期,是代表着安全。一个部落里面如果有太多的人思考选择,那么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纷争,最终导致整个部落的崩塌。

同样的,若是一个上古人类面对着无数的新情况,新植物,新动物,没有任何有效的经验,即便是面对小蘑菇,也很有可能就是白杆杆躺板板。拥有旧经验的,不用试验新的东西,也就意味着危险性不大,大脑就给与一定的奖励……

可是这个保护的本能,也会阻碍人类探索的脚步。

越是往上走,就越需要思考的能力。

司马懿看着在校场之中,那些或是皱眉,或是挠头,或是微笑,或是已经在落笔的学子考生,这些人当中,又有几个人会愿意思考,想要翻越旧有的界限,迎接新的天下呢?

司马懿也看到了裴茂坐在一旁,微笑不语。司马懿觉得裴茂应该是有可能猜到了自己出这个题目隐喻的意思,但是他应该是猜不到其他方面的,属于深层次的含义……

毕竟裴茂已经老了,他更想要的是稳定,是安全,是不用思考就能坐得稳。

裴茂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而台下的那些学子考生还有……

司马懿多少猜测出了一些骠骑大将军执意要推广科举的意义所在,这是和人类本身的懒惰等负面情绪抗争的战场。

一个懒惰的人,是不愿意下功夫学习的,所以自然就考不好。同样的,一个容易紧张的人,一个害怕失败的人,一个恐惧未知的人,还有许多负面的行为,情绪,想法的人,都不适合作为人类的领袖。

司马懿之前以为,科举只是为了选举官吏,但是他现在明白了,这是在选择未来……

推倒篱笆,打破城墙。

心性与心智的锤炼,才能使内心真正强大起来。

只有真正内心强大且拥有智慧的,才能有资格去担任领导者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