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7章 为了江山,陛下纳妃吧!(3/4)

作者:恒安德佩
,直接迎上来:“奉孝、文和,你们俩呆的事件可真够长的,让我好一阵苦等。”

“哦?”

郭嘉微怔:“文若找我们,可是有何事吗?”

荀彧点点头:“的确有,而且很重要,你们跟我来吧,咱们去一个地方。”

郭嘉皱眉:“文若,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直说,有必要这么神秘吗?”

荀彧淡然一笑:“等到地方了,自然会告诉你,就别打听了。”

郭嘉耸耸肩,瞥了眼贾诩:“既如此,咱们且跟文若走一趟吧。”

贾诩捻须言道:“该不会是为了冬节庆典的事情吧?”

“有点关系。”

荀彧一边走,一边摇头:“但关系不是太大,你们别猜了,一会儿,自然就明白了。”

贾诩无奈,举步跟了上去:“好吧,咱们走,且瞧瞧他到底要干什么。”

三人一路出了皇宫,早有马车在旁边侯着。

上了车,一路南行,抵达公车署。

“公车署?”

郭嘉微怔,不由好奇:“到公车署干嘛?”

荀彧轻声道:“接水镜先生一起。”

郭嘉啧啧一声:“此事居然还关联水镜先生?”

荀彧淡笑:“不止是水镜先生,还有很多官员呢,你们待会儿就知道了。”

郭嘉摇了摇头:“神秘兮兮。”

没一会儿。

司马徽从公车署出来,径直上了车,神色略显忧愁。

荀彧轻声道:“先生可还在为孔文举、祢正平之事发愁?”

司马徽倒也没有遮掩,点点头:“是啊,孔文举、祢正平,这二人的文章是极好的,在士林中也很有声望,只可惜这政绩实在是太差。”

“虞翻、徐璆你们也清楚,压根是一点情面都不讲,按照朝廷的监察流程下来,这俩人要被罢黜了。”

荀彧惊诧不已:“哦?孔文举、祢正平的政绩太差?”

司马徽叹口气道:“唉,岂止是差啊,简直是不堪入目,孔融排在倒数第二,祢衡排在倒数第一,这俩人倒是引以为知己,成天吟诗作赋,但也仅仅只会如此。”

“这些天,俩人正在参加第二轮的辩论会,孔融是引经据典,极其擅长雄辩,祢衡这家伙倒也是文采绝佳,俩人配合起来,总是压过古文经一头。”

“幸好有陛下在,每次的难点,陛下总是能令孔融、祢衡折服,否则这辩论会当真要成为这二人的主场了。”

“最为关键的是,现在这二人在士林中的名声更盛,若是朝廷下发了罢黜二人的诏令,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荀彧岂能不明白司马徽的意思,但他还是捻须言道:“监察系统乃是优胜劣汰的本质,既然发现了不适合为官之人,便要将其罢黜,换有能力的人上来。”

“水镜先生,难不成因为此二人乃是名士,便要令其为官从政,坑害老百姓吗?您在这一点上,万不可犹豫不决啊。”

司马徽颔首点头:“文若放心便是,这点原则,老朽还是能坚持的,只不过,老朽不能只有原则,还要考虑清楚后果,然后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影响,这才是对陛下负责。”

“恩。”

荀彧点点头,开口称赞道:“水镜先生如此,真乃陛下之福也。”

司马徽轻声道:“这原本便是老朽分内之事。”

对面贾诩捏着颌下一缕胡须,轻声道:“官员乃是朝廷之基,恪守底线,才能夯实根基,这样才能令大汉真正中兴,陛下选择先生,真乃明智之举。”

“汗颜!汗颜呐!”

司马徽摆了摆手,叹口气,转移话题道:“哦对了,人都齐了吗?该不会咱们是最后一波人吧,这样不太好。”

“放心。”

荀彧轻声道:“应该不会。”

郭嘉皱了皱眉,试着问道:“莫非水镜先生知道此去何为?”

司马徽自然意识到荀彧没有跟他们说,沉吟了片刻:“尔等早晚会知道,现在说倒也没什么,其实很简单,如今朝廷已经渡过最危险的时刻,彻底走上正规。”

“但是,陛下却依旧没有子嗣,二位也应该清楚,此前大汉的皇帝尽皆年幼登基,这才致使外戚干政、阉宦篡权,不断循环。”

“虽然陛下已经下令,外戚官员不得成为朝廷九卿,四镇及以上将军,后宫妃子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政,阉宦不得有朝中官职,扼杀了外戚、阉宦轮流掌政的可能性。”

“但是......”

司马徽朗声言道:“陛下的子嗣依旧关系着江山的稳固,这是前两天辩论会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卢公、杨公等人深以为然,因此决定劝陛下纳妃,争取早日诞下皇子。”

郭嘉毫不犹豫地道:“这是好事啊,陛下与皇后早已成婚,但现在都没有皇子,虽然皇后贤良淑德,但毕竟事关国政,咱们得起点作用。”

“没错。”

贾诩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