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朱崇君简介(1/3)

作者:紫雨涵
1964年2月26日生于陕西商洛山区

1981年从陕西富平迤山中学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1986年入清华大学核能所攻读能源经济专业研究生

1989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分配到国家科委信息中心工作

1993年出任国家科委北京太乙机电高技术公司总工程师

1996年8月北京乾为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成立后,任董事长兼总工

主要成就:

开发的软件产品主要是中文字表编辑软件。早在1988年读研究生期间就首创中文字表编辑之概念,推出2.0版,目前已到6.0版。适于indos平台的98于98年11月问世。

朱崇君与

朱崇君在回忆第一个oy是怎样卖出去的时候,脸上始终盛开着笑容。"那时,我还在清华读研究生,天津大学力学系的用户在宿舍找到了我,他们问我,‘这就是你的公司?’我说这是宿舍。他们想买,问多少钱。我当时真的没有想到还能卖,当然更不知道应该卖多少钱。于是,我没有道理地问人家:‘你们带了多少钱?’他们说,七八百元吧。我想咱也不能把人家的钱全拿光了,就450元一份吧。发票是在清华鼓励学生勤工俭学的华实公司开的,仅交了3%的税钱。

"2.0和3.0都是联想公司帮助做的销售,我分别拿到了3500元的版本费。后来卖得很好,联想又给我配了一个机。"现在已经获得很大商业成功的朱崇君说:"现实环境下的中国程序员不仅要写好程序,而且还要学会经营。尽管理论上说,写程序的只管写好程序,搞市场的只管搞好市场,这是社会的分工进步。但在目前的中国,如果程序员最后不想落到为别人打工的地步,还是要学会自己经营。你整天在琢磨程序,而你在公司中却整天被别人琢磨,最终吃亏的必定是你。"

朱崇君的话可能绝对了一些,但无疑是肺腑之言。在经历了单打独斗之后,渴望与人合作;然后合作失败,灰心丧气,再回到单打独斗。朱崇君在与人合作方面无疑有着局外人难以理解的切身体验。

关于高级程序员和市场合作者最终决裂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我想这里面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令朱崇君们伤透了心:一是急功近利的生意人心理使合作土崩瓦解;二是自己在合作之初没有想到用法律、合同的形式保护自己的权益。

朱崇君在众多的程序员中,还算是比较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权益。要不,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比如,在和其他公司合作的时候,只签一个版本的合作。这样,主动权就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不适宜合作时,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解除原来的合作关系。再比如,朱崇君还在信息中心工作的时候,每年都要单位出据证明——是朱崇君用自己的计算机在业余时间所做的业余发明。因此,朱崇君就没有周志农在离开原单位时关于《自然码》是不是职务发明的麻烦。

朱崇君精明能干、头脑清楚。他最早在国内提出软件注册销售概念,并在的销售上成功地付诸实施。软件注册销售是避免软件在流通渠道上价格翻一番,软件开发商和用户共同受益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软件销售方式。

朱崇君的公司名字叫乾为天,据说是八卦中的上上卦。希望这一卦能够保佑顺利平滑地移民到indos上来。朱崇君就是这样一个只做实事,不会巧言令色的人。他十几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中文字表编辑软件,自1999年问世以来,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改进完善,在全国各地拥有广泛的用户和很高的知名度。集文字编辑、表格制作、数据处理、排版打印为一体,方便快捷,经济实用,因而曾被国家教委列入全国计算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被国家人事部写入干部计算机培训教材;成为北京市等许多省市成人自学考试计算机课程的必考内容。原国家劳动部还将做为全国计算机及信息高技术(系列)考试的主要软件。为此,朱崇君多次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和其它省市卫视台讲授计算机课程。除此以外,朱崇君还以极大得热情投入于我国得计算机普及教育,无偿为国家级和省市级的计算机应用考试编制了大量的上机考试软件,如:原国家劳动部主办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技术(系列)考试的自动评分软件;原国家教委主办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第一、二届)考试软件;团中央“千宫百万”活动青少年计算机考试(第一、二届),北京市成人自考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辽宁、新疆干部计算机考核等考试软件。

朱崇君,这位当年清华大学的高才生,自1989年获得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至今的短短十年间,经过不懈努力,已成为卓有成就的青年软件专家。像培养孩子慢慢长大一样,悉心培育自己的软件。

说起,朱崇君有讲不完的故事,发不完的感慨。那是1987年冬天,在清华大学读硕士的朱崇君到当时的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勤工俭学,他发现公司的人使用汉化ordtar制作表格非常困难,表格线要用区位码一个一个往上敲,于是便产生了一个想法:编写一个既能编辑文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