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八章:日本挖人(1/4)

作者:紫雨涵
“老板。我终于知道您要成立龙腾技校的目的了。以前我害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准备即使安排我去上课我也只讲一些表象的抽象的东西。可是现在看来我算是理解了两点。第一。我们需要一个高素质的职业工人队伍。第二。我们这批人不适合去技校上课。我们需要教的是最娴熟的工人。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让他们尽量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然后由他们去教下面的工人。这样工人们才可以学到手把手的技术。才容易上手。我想用不了几期我们就会拥有大量合格的工人的。”王大发首先醒悟过来。他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小老板的苦心。原来他看得是这么远。的确。就如他所说。张国栋原本也没有让他们这些技术人员讲课。文绉绉的话那些只有初中水平的工人也听不懂也不愿听。

“先生们。你们也去了硅谷不少的公司。我们队伍里面也有管理上的精英。尽管你们大部分人都是技术人员。但是你们中很大一部分将来也会走上管理岗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张国栋趁机给自己的员工上课。反正他们用中文交流。旁边的德语翻译只好傻傻的望着他们。

“共同特点?”这话一问他们可就傻了。要知道这几天他们可是参观了不少的高科技公司。可要说共同特点肯定不是成功。毕竟即使在硅谷也有不成功地公司。也肯定不是大。原本他们也以为硅谷地公司一定很大。结果发现里面有很多公司可谓是短小精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于是一个个开始讨论起来。自己提出一个个答案然后又一个个否定。最后还是祝明发博士弱弱的说了一句。“我觉得是企业文化。老板”

张国栋有些诧异。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祝博士这种典型的技术专家竟然还能有这样细致的心。不过张国栋接着又高兴起来。既然他们自己说出了答案。那自己何不趁机将企业的文化给定下来呢。要知道以前的龙腾一直处在一个高速扩展期。马上就要进入十月了。十月后的龙腾肯定又是一波大发展。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不符合龙腾大公司形象的。也不便于将公司拧成一股绳。“好。非常好。祝博士果然是精英人士。见识就是不凡。那么你们说说我们龙腾应该订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呢?”

什么事情缺少地就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人。发明创造也一样。这一点在中国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也许是中国几千年的中庸思想。也许是枪打出头鸟地古训。反正中国人很少有愿意打头阵地。这一点对于现代化的竞争尤为不利。不过老天爷似乎是公平的。他又给了中国人无与伦比地智慧。所以中国人对于外国出来地东西仿制能力是格外的强。以至于后世地俄罗斯都不敢卖武器给中国。中国每次买只买一两件用于研究。然后就是贴牌生产了。还是不付出专利费的贴牌。不像印度。那是有啥买啥。

“科技就是进步”队伍里传来一个不大的声音。顺着声音望过去。原来是张俊杰。年轻人还是比较敢冲敢闯的。既然有人开始回答了。说不得张国栋便要点评一番了。“最好是要能体现出每一个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要把我们这一趟的收获给体现进去。”旁边的翻译虽然不知道张国栋他们说的什么。但从他们的表情也可以看出。讨论的应该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所以他挥挥手让刚刚那个小伙子继续回工作岗位了。他则在一边候着。反正公司是按小时给他补贴了的。干不干活都不重要。

“责任。奉献”又一个口号传出。张国栋思考了一下。还是觉得不怎么行。毕竟是私企不是国企不能玩一些虚的东西。如果是国企就可以用上一些奉献汗水之类的口号。至于做不做得到那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了。领导都是用来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至于责任的确是一个好词汇。毕竟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还是必须的。不然生产中出现什么岔子。造成了损失都还是小事。有很多东西可是致命的。

“这个不错。不过还是没有体现出主人翁精神。还有很重要的是我们是技术研发型的公司。这个口号没有体现出这个特点。”

“我思考。我负责”人群中又传出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刚出就赢得一阵掌声。的确。思考表现出了一个技术型公司的特点。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为技术的进步做贡献。而负责又体现出了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本来心中也没有个标准答案的张国栋也决定就采用这个口号了。于是对着队伍说了句。“好。就是这句了。回去后叫任总在整个公司推广。我希望今后大家也能用这两点监督自己监督公司。”

“好”人群中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掌声。

搞定了这件事情。剩下的便是和谈判了。已经经过数次历练的张国栋是轻车熟路。虽然北约组织对中国这样的国家进行军用技术和民用高科技技术的封锁。不过这个气体系统显然是属于可封锁可不封锁的类型。所以打了个擦边球。付出了比他们成员国组织内部更高的代价后。张国栋还是买到了这个系统。

坐在飞往日本的飞机上。张国栋一脸轻松。这趟欧美之旅还是非常顺利的。自己正好抓住了ntel的那种备受煎熬的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