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一章 平安无事

作者:齐橙
标准化。

这就是高凡给高逸平开出的药方。

“爸,你看过西沙海战的电影吧?里面的海军开船的时候,有这样的对话,舰长说‘左五度’,轮机手要回答‘左五度明白’,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吗?”

高凡循循善诱。

高逸平点头:“这个我懂,我们过去也有这样的应答要求,工段长下一个指令,操作工一边操作一边要重复这个指令。不过,后来大家觉得麻烦,就没搞下去了。”

“那么,你觉得应该这样应答吗?”

“还是应该的。操作工应答一句,一是能够确保没有听错指令,二是嘴里念一遍的时候,手上的操作不容易出错。此外,有时候可能工段长自己喊错了口令,听到操作工重复,他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

“对头对头。”高凡来了句川味普,然后恨铁不成钢地问道:“既然你们都知道这种应答有好处,为什么不搞下去呢?”

高逸平说:“因为其实出问题的时候也不多,大家这样应答,绝大多数时候都没什么作用。车间里大家都是互相认识的,成天这样一喊一答,觉得太形式化了,慢慢地就没人执行了。”

高凡说:“这就是问题所在了。管理制度中的每一项要求,都是前人付出了血的代价总结出来的。严格执行这些要求,大多数时候看起来是多余的,但在关键时候就可以避免严重的事故。

“这就像车间里的灭火器一样,可能车间十年缛节,但如果能够严格执行,的确有助于保证质量。”

“我们和日本企业相比,还差得很远啊。”高逸平感慨道。

这个年代,正是中国全面学习日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时期,国人对日本充满了崇拜,啥东西沾上日本二字,就能够给人以一种高端、精细、工匠的感觉。

国家经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其中主要的内容便来自于日本的质量管理经验。许多日本管理学家纷纷来华讲学,甚至高逸平也曾到瑞章去听过一次日本专家的讲座,回来之后向冉玉瑛感慨了半天。

高凡却是知道,日本的企业管理,看上去很精细,实际上问题很多。在他们的繁文缛节背后,掩盖的是僵化思维和甩锅心理。

日本的一些管理制度,几十年不变,甚至到了2020年,他们还在使用传真机传送资料,原因只是没人愿意出头来提议更改设备。

严密的制度,让每个岗位上的人都明哲保身。遇到事情,大家不是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而是拿着条文证明自己与此事无关,责任都是别人的。

此外,再好的制度,也还是需要人去执行的。如果执行制度的人故意造假,那么什么制度都是白搭。

时下,日本制造还处于如日中天的状态,各家企业也还有激情去提高产品质量,保持竞争力。等到日本经济开始进入下行线,日本产品竞争力下降的时候,各种人为造假就会纷纷出现,把“日本制造”生生变成一个笑话。

当然,这些话,高凡现在是不会对老爹说的,即便说出来,老爹也绝对不会相信。今天的中国也还没到有资格嘲笑日本的时候,先把日本的好经验学过来再说吧。

带着这样的心态,高凡向高逸平讲了许多后世的标准化管理手段,听得高逸平摇头叹息,说用这些手段一对比,自己过去在厂子里的管理,简直就是生产队长的水平,完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思维。

带着高凡的指点,高逸平亲自带领生产科、技术科、质检科和各车间主任、工段长等,花了好几天时间,编制了这样一部全新的管理制度,给每个岗位都确定了工作细则,堵上了各种懈怠、违规的漏洞。

可以这样说,如果在半个月前,沧海化肥厂有这样一份管理制度,有一半的岗位能够执行这项制度,这一次的合成塔事故就完全不会发生,因为有那一罐子含硫混合气进入合成塔之前,至少有五个以上的环节能够把它截住。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