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 江州卷 大放异彩 第八十七章 院训(1/2)

作者:树下仙鲸
为了方便教习们授课,桌案上都会备着笔墨纸砚。

宣纸和笔墨都是用特殊的材料制作的,在质量和作用上不同于一般的纸和笔。

而且,书院里用的也不再是学堂的那种沙盘和柳枝写字的方法,而是用特定的方式把宣纸固定在木板上,再把木板挂于墙上。

沈顾在宣纸上写下那句诗后,转身看向学子们,发现他们无不为之动容。

或振奋,或激动,或感慨,或怀念

众多学子刚刚听完沈顾的话,先是全都精神一振。

然后屏息凝视着沈顾写下的那句诗时,脸色十分激动。

太有感觉了

这句诗,写得太戳心了啊

众多学子皆是感触颇深,这几句诗写的就是他们心里此时的那种感慨

“今日何其少,就只有今日啊,今日过去了就没有了。而今日没有完成的事,就只能推到明日了但是,明日复明日,一日又一日,推着推着,最后什么都没有做成,而时光却是流逝了”

“应当珍惜时光,把握当下啊”

“是啊,不能懈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就是方才我们所提到的年少读书时的真实写照啊”

“如果年轻时不好好读书,待到白发苍苍时,就只能后悔了”

“还好,还好,我们都做到了,不负年华”

“沈兄就是沈兄,总是能把最切实的感受完美地用诗词表达出来”

“是啊,真的写到心里去了”

秦省也是激动不已,叹道:“妙太妙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这种感觉老夫一生研究学识,心里就是这个感觉”

他刚刚一直都还在这间屋室里,还没有离去。

所以学子们和沈顾讲的那些话,他都听到了。

刚才听着学子们的读书经历,他不禁也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从年少时读书、求学、到后来参加科举,取得功名,得陛下赏识和重视,最后担任江州书院院长的一系列经历。

阅历更加丰富的他,其实对这些事情感触会更深,感慨会更多

而且他修行文道,感悟的就是文学。

他的修行之道,也是研学之道

可以说,他的一生,其实都是在研究学问

秦省感慨道:“书山、学海、有路、无涯、勤为径、苦做舟不论词性、内涵、意境,无不字字工稳,处处贴切学无止境,靠的就是勤奋和刻苦,这就是求学的本真”

随即,他提起桌案上的毛笔,把这句诗专注地、郑重地抄录了下来,对着所有人宣布道:“从今日起,江州书院的院训便是这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诸位学子在求学之途上能不断勉励自己,刻苦求学,努力上进,争取更上一程 ”

书院的院训可以说是书院的灵魂,承载着书院的使命。

院训为所有学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院训既有底蕴的作用,也有实效的作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众多学子对着秦省深深地鞠了一躬,郑重道:“学无止境,我等必将时刻谨记院长的教诲,谨记江州书院的院训,刻苦求学,严于律己,自强不息”

沈顾也对着秦省行了一礼。

他能感受到秦省对书院的期望,对学子的期望,以及他的人生追求。

秦省笑道:“如此甚好”

他刚刚用气构建这句诗的意境时,发现自己许久没有变化的修行境界竟然上升了一个小境界

他知道,这是心境和诗词的意境相通的结果。

对于修行之人来说,境界的提升往往取决于心境的提升,中三境以上更是如此。

心境的提升往往需要契机,也就是机缘

机缘向来是可遇不可求

他一生在感悟文学之道,而这首诗对求学本真的理解,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完美的契机

秦省看着沈顾的目光,既有着对他藏不住的欣赏,也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激。

而沈顾此时正看着秦省抄录的诗词,他发现上面竟然有气的流动

于是,他凝神聚气,用气感受着

然后,他发现自己的心神竟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里

这里,有一座高高的金色书山屹立其中,高耸入云,无比厚重。书山路上,有很多学子正孜孜不倦地吸收着每一层山路对应的知识,并努力地往上走,最后凭着勤奋和努力走出了一条登上山顶的书山路

而另一边,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金色书海。书海里,有很多学子正乘着扁舟在书海里努力地前行着,坚持不懈地吸收着书海里的知识,最后也凭着刻苦走出了一条能辨别方向的航路

这是在这句诗的意境里而且还是在气形成的意境里

难道这就是儒修的手段

真是太玄妙了

沈顾震惊地想道。

其实之前他看到书院牌匾上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